一座大院,藏着杨维耀的近2万件“珍宝”。一把锄头、一辆土车、一台织布机、一个麻袋……没有什么金银珠宝,还沾着泥巴带着土,却能轻而易举勾起人们浓郁的乡愁。
(相关资料图)
多年来,他搞养殖、开商场……一路打拼,资产颇丰,吃喝不愁,为何回乡开了这样一间农耕博物馆,杨维耀说:“我在农村长大,在这些具有农耕特色的生活用具和农具中,我嗅到了民族历史,看到了祖辈们在黄土地上耕作生活的场景。”
厚重民族“乡愁”让他对农耕文化难以割舍
“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对这些老物件很有感情,它们也是父辈爱惜了一辈子的伙伴,偶尔有一次我就想为啥不能留住它们。”杨维耀说,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耀州人已经走出农村几十年了,他当过工人、做过公务员,上世纪九十年代辞职下海做养殖、开过商场、也办过学校,经过多年打拼积累了千万身家,但心里始终对农耕用具割舍不下,所以一直想建所博物馆对农耕文化进行传承。
很快念头便成了实际行动,他回到了铜川市耀州区红岩村,奔波于乡间小道、旧货市场或者村民家里,从一件到几十件再到成千上万件,他一直钟情于这些不起眼却蕴含古老智慧的东西,从种到收、从吃到穿、从用到行他不惜耗资上千万。“为了收这些东西,我跑坏了两辆车,没事了就开着我的小面包车全省各地的转悠,有些物件过大,难以运输,运输路上车辆也出过问题。”杨维耀说,经过七八年的筹建积累,他的藏品越来越多,所以在2018年2月份,耗资一千多万建了这所民宿博物馆,占地20余亩,也是目前铜川唯一一所民办博物馆。
“我对这事太上瘾”为了收购一件物品,有时上门跑五六次
随着社会发展,很多农耕生产生活用具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这些在土里“摸爬滚打”过的老物件,离开了熟悉的田园,住进了博物馆,让人们触摸、感受、思考千年农耕文明,拉近当下与历史的距离。“那是竹编手提笼,我家之前就有,现在找不着了,看见这些东西还有亲近感,现在的娃娃们都没见过。”前来参观的李女士说,她能认出很多老物件,也有一些没见过或不记得了。
“你看,这种麻袋瘦而长,适合放到骡子背上运输农产品。那是马灯……”杨维耀在旁边给大家介绍着自己的藏品。“在收藏过程中,我发现有些雕工很精致的老物件都被人破坏了,包括木雕和石刻,这里面倾注了多少匠人的心血,太可惜了。”强烈的使命感让他不敢停下收藏的脚步,尽最大努力去收集展示更多的老物件,向现代人展现时光留下的痕迹。“你听,这敲击不同的地方音色完全不同……”说着,杨维耀拿起一块石头,对着眼前毫不起眼的一块大石头上下敲击着,“这就是白居易所说的‘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的华原磬石,这石头产自咱们耀州区的宝鉴山。”随着博物馆收藏物品不断丰富,杨维耀逐渐注重铜川本地的一些民俗文化器具收藏。
除了农耕文化展厅,这里还有复建的古法压榨老油坊、老砖瓦铺、铁匠铺、木工铺,有展示民间刺绣老艺人作品的“锦绣前程”展厅,操作演示传统土法织布、纺线的“纺染纺绣”展厅,展示农耕时代男耕女织场景的“五谷丰登”长廊,展示民间日常生活用品的“衣食无忧”展厅等。种类之全、数量之多,令人惊讶不已。“中国农耕文化延续了数千年,尽管有些生产生活用品淘汰了,但它们充满了智慧和科学。我一着迷,就只想着充实门类,自己哪怕不吃不喝,也要千方百计把物件争取下来。”杨维耀说,收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谈好的价钱临时变卦,他习以为常,“为了收购一件物品,上门跑五六次是常事。我对这事太上瘾,从富人变成穷人了。”杨维耀调侃道,这是他的执着与浪漫,妻子嘴上埋怨丈夫的折腾,却也被其执念打动,默默支持,陪他一起照看博物馆。儿子不解父亲的坚持,可是,当老父亲有需要时,一个电话打过去,儿子便把事情揽下。
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活教科书”
如今,农耕博物馆不仅是一处展示和保护优秀农耕文化的天地,也是弘扬乡村文化特色、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乐园和实践营地。“我这也接待孩子的研学,有些城里孩子根本没见过这些,在这里孩子们通过小石磨研磨小麦,了解石磨面粉的制作过程;让孩子们体验传统的运输工具——独轮车;剥玉米,种蔬菜;为孩子们提供木匠工具,让他们学习木匠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孩子们只有亲身接触,才能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民间生活有深切的感受。”杨维耀说。
“这下后代们可以看到凝聚着先辈智慧的老东西了,文化断不了根,现在我就想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进来,把我们的农耕文化做大,让更多的孩子看到,我就放心了。”采访最后,已经60多岁的杨维耀说他终于圆了自己年轻时的梦。
乡村承载着独特的地方文化,乡村文化是乡愁基因的重要载体。而今,许多农村,原本独有的历史印记、文化注脚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如今,如何能延续乡村文化脉络,守护乡村文化生态,留住美丽乡愁,或许杨维耀建立的农耕民俗博物馆是一种探索!
华商报记者 袁小锋 编辑 张志斌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