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随着三孩政策的出台,女性面临着多次妊娠,妊娠期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牙周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女性的牙周健康应该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

几天前,有一位28岁的女性患者,在母亲的陪同下前来就诊,自诉近几年来刷牙时牙龈偶有出血,但最近一个月突然加重了,心里很是害怕。医生经过口腔检查后,询问是否有可能已经怀孕,母女俩并不确定,去妇婴医院检查后,打电话告知当时接诊的医生检查证实已怀孕。这名女性患者牙龈出血的加重与妊娠期女性激素水平的升高有关。妊娠期由于女性激素水平的升高,使得口腔内原有的牙龈炎症加重,牙龈里面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牙龈出血加重。牙龈炎症还会引起牙龈的肿胀增生,严重的会形成龈瘤样的改变,较大的龈瘤会影响孕妇的正常进食。

妊娠期龈炎应该怎么预防和治疗呢?

首先,健康人每半年至一年就应该进行一次口腔洁治,清理牙石和菌斑微生物。牙龈出血是牙龈炎症一个重要临床表现,不要以为补充维生素或使用一些治疗牙龈出血的牙膏即可,必须到口腔医生那里进行检查治疗。

其次,患有重症牙周炎的女性生产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度增高7.5倍,因此,备孕的年轻女性最好到专业的口腔医院进行检查是否患有牙龈炎、牙周炎,怀孕前最好通过专业的牙周洁治和牙周基础治疗,将牙周组织炎症控制稳定。

第三,怀孕期间应该同样注意口腔卫生保健,防止妊娠期龈炎的发生。如果一不小心患上了妊娠期龈炎和妊娠期龈瘤,不要恐惧,应该每天坚持口腔日常护理。等到妊娠期4—6个月时,可以到专业的口腔医疗机构,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菌斑、牙石、不良修复体等,以免发生胎儿早产。

妊娠期龈炎与妊娠期女性激素水平的升高有关,因此分娩后2个月,龈炎可减轻至妊娠前水平。但在中国,妊娠后有“坐月子”的习俗,很多产妇一个月不刷牙,会加重原有的牙龈炎症,因此,建议产妇“坐月子”期间用软毛牙刷刷牙,温水漱口。妊娠期龈炎虽然和妊娠期女性激素水平升高有关,但妊娠并不是发病的直接原因,口腔内的菌斑才是罪魁祸首。因此,怀孕前及时治疗原有的慢性炎症,整个妊娠期严格控制菌斑,可大大减少妊娠期龈炎的发生。“坐月子”期间的菌斑控制也是女性牙周健康必要手段之一。

王薇 主任医师 沈阳市口腔医院干诊科医生。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牙周专委会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粘膜专委会委员,曾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进修一年。从事口腔内科工作二十多年,擅长牙体牙髓疾病、牙周疾病及口腔黏膜病的诊断及治疗。开展显微根管治疗,CAD/CAM瓷嵌体贴面修复。热身公益事业,多次到辽宁电视台“北方名医”和“健康专家号”等节目进行口腔疾病健康宣传教育,多次参加单位组织的义诊活动。在沈阳市口腔医院首届《口腔健康科普作品演讲大赛》中荣获“科普精英”称号。

(二三里编辑 马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