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渭南市委宣传部召开“二十大精神在东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临渭区委常委、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副区长王志鹏围绕“加快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 推动临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了主题发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祖亮主持发布会。

王志鹏表示,2023年,临渭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为目标,以发展银发经济为动力,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大抓发展、大抓服务、大抓效能,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奋进中国式现代化、谱写临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好局起好步。


(资料图)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辖区生产总值达到548亿元(含高新区),同比增长6.5%左右。其中临渭本区达到385亿元,同比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左右。

突出项目建设,坚定不移扩投资、稳增长。

全年策划包装重大项目150个以上,争取中省各类资金40亿元以上。深入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实施重点项目220个,实现年度投资240亿元。

确保渭北排水系统改造等75个项目建成投用,推动金水路北段东侧棚户区改造二期等145个项目完成投资计划,力促沋河南段治理等8个前期项目取得实质进展。

聚焦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瞄准西渭融合发展,招引一批“链主”“链核”重点企业。举办专题招商活动4场以上,小分队外出招商40次以上,到位资金125亿元以上。

扎实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推行“容缺+承诺制+并联审批+全程帮办代办”机制,深入开展企业项目“大走访、大调研、解难题”活动。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9000户以上。

突出产业发展,坚定不移提质效、增活力。

创建全国首个“老年友好型”城市,全面实施《银发产业发展规划》,提升“银龄金街”市场效益、社会效益,建成智慧养老产业园,建设翠林清溪、三园里、长寿塬等康养基地,打造桥南旅游、丰原银发、阎村康养、阳郭中草药等特色小镇,改造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站、农村互助幸福院15个,创建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

加快瑞泰恒达、新创一星等5户企业升级改造,建设年产30万套智能垃圾箱、运达风电、年产5万吨铝板幕墙材料等工业项目。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户以上,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20亿元。

开展城市商业提升行动,推进文体、旅游、教育、康养、金融、物流等新业态融合发展,打造省级商业步行街1个、镇级商贸中心5个、县域仓储配送前置仓2个。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4个,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0户、规模以上服务企业2户,让城市充满浓浓的烟火气。

突出城市建管,坚定不移提品质、增魅力。

实施城建项目52个,年度投资83.7亿元。确保新民路、抱丰路建成通车。启动印机南院等城改项目4个,加快梅园新村等棚改项目8个,提升改造背街小巷6条,用心设置一批功能全、文化厚、品位高的卫生、交通、娱乐服务等“城市家具”。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系统化、全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老城街城市供排水改造,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2座、餐厨垃圾就地处理站2座。新增停车位2000个,建设充电桩500个以上。全力建设“城市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新增绿化30万平方米以上,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开展乱搭乱建、环境卫生、农贸市场、交通秩序等专项整治,打造老年友好型无障碍示范小区3个。推进“五社联动”基层治理试点,培育孵化126个社区社会组织,力促社会化组织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突出乡村振兴,坚定不移固底板、扬优势。

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粮食面积稳定在103万亩以上。启动渭南葡萄产业园国家级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新建自动化果品分拣线2条,新增冷链库容3000吨以上,培育种养加、储运销一体化龙头企业2家。实施智慧水务高效节能提升改造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个。改良果业品种1.5万亩以上,在大中城市设立果业形象展示店3家。

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打造“三变”改革示范村14个。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合作社10个。

完成村庄规划编制80个,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6个,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个。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支持下邽镇创建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农村改厕1.2万户,推进污水、垃圾有效治理,持续实施通村通组路硬化,让农村群众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的生活。

突出民生改善,坚定不移惠民生、增福祉。

新增城镇就业70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调整机制,推进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建成公租房5500套,完成销售3500套,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所。完成20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校创建。加快中医药体系建设,打造医共体和“名院名科名医”,支持市一院、市二院创建三级医院。建成体育运动公园和全民健身中心,打造非遗工坊2个以上。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今年,临渭区将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努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建成宣化小学、五里铺小学、第一幼儿园“两小一幼”学校,新增学位2800个;二是完成区中医医院搬迁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三是打通滨河西路等5条城市次干道路;四是投资7.6亿元,建设塬区水源地及农村水系连通工程;

五是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开放运营,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好研学场所;六是改建提升农村道路150公里;七是推动农村公共卫生保障提升工程,组建乡镇中医医共体;八是投资1.98亿元,实施93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九是投资1.6亿元,实施农村流通物流体系工程;十是新建2个城市公园,建成8个街头公园。

华商报记者 卫晓宁 编辑 赵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