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睡眠不好要挂精神科


【资料图】

“摆烂”治不了精神内耗

抑郁症应尽早干预就好比一场重感冒

……

提到精神疾病,大多数人讳莫如深,不少患者习惯于把内心的痛苦当作难以言说的秘密。但痛苦不会因逃避和隐瞒消失,而像无处不在的“幽灵”,侵占一个又一个在疾病阴霾中挣扎的灵魂。

正在经历着精神困扰的患者们,迫切地需要治愈这场“心灵感冒”。今天,二三里资讯带您一起来认识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早期干预三科主任医师雷莹。

他们只是病了

理解是信任的前提

在日常生活中,提起精神患者,人们总是习惯性联想到影视作品中一个人胡言乱语、行为乖张等恐怖场景。但其实精神类疾病患者主要的病因是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他们是真的生病了,不是故意找事。”雷莹说。

相比于综合类医院门诊医生可以通过验血、B超等物理手段诊断病因,精神科的最初诊断通常来自专业医生的职业敏感:“通过观察患者的言语、行为、微表情等,就会发现比如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为表情愁苦、说话语调低、语速慢、语量少;焦虑症患者则表现为语速快,表情急躁;躁狂类患者语量超多,表现兴奋……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则眼神发呆,表情淡漠等等”。

据雷莹主任介绍,对于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来说,诊治从患者一进门就开始了,而对患者发自内心的耐心和理解,则是医患彼此建立信任的前提。

精神疾病并不可怕

及早治疗4周就能见效

人们常说,成年男性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一个家的主心骨。但你知道吗?在坚强外表之下,他们也有一颗需要被呵护的内心。

在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早期干预三科,这里主要针对16-60岁的男性首发精神疾病患者。通过对其进行及早干预、治理,以缩短诊治疗程,减少复发,帮助患者尽快回归正常生活。成年男性回归生活的愿望强烈,除了药物治疗外,医生还会针对个体特征,进行角色扮演、MCCB认知测试等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

医生最大的敌人是冷漠,最有效的处方就是爱。付出真诚、耐心倾听,理性分析,准确诊断,这是一位精神科医生必备的专业素养。“一般积极接受治疗的患者在四周之内症状就可以减轻到60%。”雷莹向二三里资讯介绍。

难缠的精神分裂症有药方:

按时吃药!按时吃药!按时吃药

近年来,受影视剧影响,精神分裂症很大程度占据了人们对精神类疾病的认知。雷莹介绍,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人群主要是青壮年群体,全世界约有1%的人群罹患此病。因精神分裂症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很多患者及家属对此讳莫如深,但其实发现病因后往往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为了让患者更好理解,雷莹把常常把精神分裂症比作常见的高血压:“如果患者血压较高并且出现了脏器功能损害,就需要住院治疗,在血压得到控制出院后,也要按医嘱吃药,并且仍然需要定期去门诊随访,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降压药的剂量及种类。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也是一样,在获得临床治愈后,也需要患者继续服药,按时吃药不仅是为了巩固疗效,也是为了减少复发。”

治疗“精神内耗”的最佳处方:

把握好生活中的小确幸

1997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西安交大医学院前身)的雷莹,经过各科轮转学习后,最终将自己的职业方向确定为精神科。

从一名普通住院医师到科室主任医师,25年来,雷莹感慨颇深:最开始前来就诊的以精神分裂症和双向情感障碍患者居多,最近这10年以来,抑郁、躁狂、睡眠障碍患者几乎占到每日门诊的三分之二。“总体上,大家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越来越重视了。”雷莹说。

对于当下职场白领人均EMO值超标的情况,雷莹大方地开出处方:

1. 调整目标,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2. 注意工作方法,优先处理重要紧急的事,做到有的放矢;

3. 找到倾诉对象,排解情绪;

4. 选择合理有效的放松方式,但切忌沉迷。

总之,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些阶段总会出现心情不好的状况,这很正常。抑郁情绪虽不至于被诊断为疾病,但也是一种亚健康状态,需要及时调整。“摆烂”在一定程度确实可以缓解焦虑,但对于偶尔emo的普通人来说,治疗“精神内耗”的最佳处方是把握好生活中的小确幸。

医者,仁心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精神科,对于很多临床医学生来说不是一份非常称心的工作,但雷莹始终甘之若饴。因为工作,雷莹收获了很多知心朋友,她打心眼里喜欢这种每天跟不同人打交道的工作。就连儿子高三早恋问题,也因为雷莹的专业疏导,最终,得到良性发展,雷莹为此很是得意。

特鲁多医生曾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医学是有温度的,对于精神科患者除了医务人员精心的诊治外,心灵的呵护也弥足珍贵,能给予他们重返社会的信心。对于雷莹主任而言,白衣天使们的神圣使命不仅仅是用自己的精湛医术为患者解除病痛,给予他们心灵呵护,更重要的是对于患者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说起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瞬间,雷莹想了想说,大概就是遇见初诊时情绪低落满面愁容的患者,经过诊治,复诊时已满面阳光。

每当这个时候,雷莹总打趣着问患者:还要不要自杀?在对方摇头摆手的害羞含笑中,雷莹看到的是患者走出阴霾、重归正常生活的信心,而这也是一位医者25年坚守阵地的底气和自信。(二三里 张媛)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精神卫生中心 正常生活 讳莫如深 精神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