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2月8日,在咸阳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咸阳市市长冷劲松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华商报邀请到相关主管部门、专家学者、行业人士,对报告中“西安-咸阳一体化”“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两个高频热词进行解读。 >>报告摘录:我们要进一步扬优势补短板挖潜力,抓住用好西安-咸阳-体化、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全链创新、全面改革、全域开放,激活科教、文化、农业资源优势,强化园区、土地、金融要素保障,努力促进纵向提占比、横向有进位、整体上台阶。

咸阳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杨冲锋

华商报:杨局长您好,秦创原是聚全省之力打造的陕西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和总源头。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更是赋予咸阳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的使命,您能谈一谈去年先行区建设方面,有哪些可喜的成绩呢?杨冲锋:2022年,全市上下按照率先干、勇探索、创一流、作示范的要求,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奋力推动秦创原先行区建设成势见效,提前一年全面完成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立的目标任务。概括来说就是实现了15个第一。在科技人才方面我们创了5个第一:一是新聘请20位院士为科技顾问,咸阳科技顾问总数达到55位,这是全省唯一;二是又新增16位科技大使,科技大使总数达到185位,优秀大使的奖励金额提升到15万元,也是全省唯一;三是“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立项26项,金额780万元,是咸阳科技史上第一次;四是争取国家级外国专家项目12个,执行省市外国专家项目22个,支持外国专家280人次,是咸阳科技史上第一次;五是新增科技经纪人220人,也是咸阳科技史上第一次。

咸阳市高新区筑梦创享空间

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我们创了5个第一:一是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增幅超过42%,是咸阳科技史上第一次;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551家,翻了两番,是咸阳科技史上第一次;三是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首超20%,是咸阳科技史上第一次;四是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86个,是咸阳科技史上第一次;五是首次在全市三甲医院设立医疗领域科技基金,也是咸阳科技史上第一次。在科技管理与服务方面我们创了5个第一:一是正式进入全省秦创原建设第一方阵,被赋予“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使命,王晓常务副省长亲自挂牌,全省唯一;二是一次性恢复7个县市科技局,全省唯一;三是三个县市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全省第一;四是2022年财政科技投入达到2.91亿元,连续三年翻番增长,咸阳科技史上第一次;五是争取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94项,获得支持经费1.1亿元,咸阳科技史上第一次。华商报: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委科技工委、市科技局作为建设科技创新的牵头部门,将从哪些方面持续发力?杨冲锋:2023年是实施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收官之年,是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的关键之年。今年我们要紧抓西安-咸阳一体化、西安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历史机遇,聚力培育企业、建设项目、建强平台三个重点,用好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四种力量,实施引凤工程、育林工程、筑巢工程、暖心工程、强基工程,点亮我们的科技人才、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环境、创新队伍,让全社会都关注科技人才、关注创新创业、关注创新发展,从而提升全社会科技创新意识,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打造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创新高地。

华商记者 王斌

关键词: 科技成果 科技创新 外国专家 四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