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月7日,渭南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今年的代表们都关注了哪些问题?针对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又带来了哪些建议?跟着华商报记者一起看看代表们关注的一些事关民生的建议吧!

来自临渭区的人大代表陈春苗,是第四代草编省级非遗传承人,她带来的建议是《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结合开展乡村旅游研学的建议》。

陈春苗提到,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在乡村发展旅游业,将会为乡村传统单一产业注入源头活水,乡村旅游业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优势,以融合和全域的视角实现资源变效益,变单一产业为三产融合。

陈春苗说,东塬长寿塬拥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如整合丰原猕猴桃、非遗长寿塬柿子醋、崇凝关中布草鞋、花馍、崇凝红色教育基地、桥南核桃、省级非遗临渭草编传习传承基地、山谷里素心、国家航天博物馆、国家级示范美丽乡村航天生态园、天留村级周边的国家级渭华起义红色教育基地,利用桥南高速出口宽阔的渭桥通市公路的地理优势,通过统一规则、统一管理和统一政策导向,形成融洽发展的初始动力,引导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将逐步形成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

陈春苗建议,丰富文化主题,打造南塬长寿塬文旅精品研学线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构建后端产品传承。围绕生态价值转换,发展康养旅游产业,乡村文化体验产品,以非遗文化等核心元素,带动“特色镇+文旅项目+精品民宿”发展。做实研学旅游文章,加快市场挖掘,打造精品项目。

打造连片景观,体现景区文化氛围,加快景点连通,让游客在不间断地体验中,由一个景点平滑过渡到另一个景区,充分利用文化景观资源的协同优势,根据自身特点,打造特色品牌,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业态,完善旅游产业链条,让游客全面深入地感知临渭文化,从而形成文旅产业“一业兴,百业旺,一业带百业,百业促全局”的生动局面。

完善扶持政策,加强创意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文创智囊团,出台文旅融合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将文旅融合人才培养纳入政府计划,加大挖掘培养力度,重点培养一批直接从事产业开发的创新型“渭南工匠”。

华商报记者 卫晓宁 编辑 李悦 马转转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人大代表 资源优势 旅游产业 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