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72岁的高先生是个名副其实的“老病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多年,心脏支架植入术就做过两次。三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周身严重浮肿,每天尿量不足400毫升,并且伴有胸水、腹水、心包积液,平时几乎不能独立行走,就诊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确诊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开始血液透析治疗,经过半年血液透析治疗后,高先生的病情明显好转,用他老伴的话说“健壮得像个小伙子”,每天晚上和老伴一起在青年公园健步走。

但天有不测风云,近半个月血液净化科医生为高先生常规查体时发现内瘘震颤逐渐减弱,而且有间断现象,超声检查发现左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瘘口处头静脉前壁内膜增厚,可见7.9*1.7mm斑块,有效管腔内径约2.4mm,管腔狭窄。针对高先生内瘘的情况血液净化科申请了介入科,外科等多学科会诊。介入二科马轶团队经综合分析后提出应用微创介入术治疗他的动静脉内瘘狭窄,介入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具有安全性高、血管损伤极小、并发症少、最大限度保留可利用血管长度等优点,是高先生内瘘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案,最后患者选择了马轶主任的治疗方法。

(图一示:DSA造影下动静脉内瘘明显狭窄)

马轶主任成功为高先生行经皮静脉药涂球囊扩张成型术——手术历时40分钟,术后患者动静脉内瘘管腔狭窄部位立即恢复正常,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药物也被涂抹于血管内膜上,以进一步抑制血管狭窄。术后两天,高先生顺利出院。

(图二示:经皮静脉球囊扩张术术后动静脉内瘘管腔狭窄部位恢复正常)

经皮静脉药涂球囊扩张成型术后,高先生透析时血流量改善明显,透析效果更好了,目前高先生不但能参加健步走,偶尔还能跑几圈,高先生逢人就讲“沈阳六院不但血液透析质量高,马轶主任通瘘也一流”。

【健康科普】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能够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足够的血流量,是有效透析的必备条件,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的质量与透析质量和透析寿命密切相关,内瘘在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狭窄等并发症,用微创的办法来解决动静脉内瘘狭窄的问题,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血管资源,且术后第二天就可以恢复正常透析。

【专家简介】

马轶,医学硕士,现任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第二介入病房主任。国际肝胆胰协会MDT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肝癌和门脉高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介入委员会委员;沈阳市肿瘤微创介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年来致力于肿瘤微创及肝硬化介入诊疗工作。在肝癌、胆管癌、肺癌等肿瘤的介入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小肝癌早期诊断,精细化超选择栓塞,复杂疑难病例的影像引导下射频及微波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支架植入治疗以及门脉高压的TIPS治疗方面具有较高造诣。此外对闭塞性动脉硬化、糖尿病足、透析通路狭窄的腔内治疗也有深刻理解和丰富经验,迄今已完成各类介入微创手术5000余例。具有处理复杂疑难病例的丰富经验和技术。

(编辑 罗棋)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介入治疗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