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青岛新闻网5月11日讯(记者 李丽涛)5月9日上午,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暨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市政府副市长赵燕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回顾总结2022年卫生健康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全面做好2023年重点工作。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陶兴成主持会议,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柳忠旭传达全国全省会议精神,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薄涛作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报告。崂山区政府、胶州市政府、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5个单位作典型交流发言。

会议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好2023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

一是聚焦优质,打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中医药强市建设“两场硬仗”,推进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二是聚焦均衡,实施医疗机构扩容、医疗服务提质、卫生人才引育、数智卫生改革“四大行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三是聚焦普惠,做好民生实事、“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改善医疗服务、职业健康服务、健康青岛建设等健康惠民“七张答卷”,推动全民共享高水平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四是聚焦安全,毫不放松抓好新阶段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治工作、加强公共卫生体系韧性建设、加强重大疾病综合防控能力建设、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不断提升行业综合监管效能、统筹做好安全风险防范处置工作,守牢安全发展“一排底线”,提升卫生健康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五是聚焦党建,抓实卫生健康行业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法治建设、行风建设、文化建设等“五大建设”,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

会议强调,要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加大近期重点有关工作推进力度。

一是科学精准高效做好新冠“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工作,持续提升全市重大传染病防治能力,积极推进疫情防控大数据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

二是加快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确保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二期、市精神卫生中心红岛院区等重点项目年底前建成。

三是抓好优势学科专科建设,建立10个攀峰学科、100个市临床重点专科、50个县域临床重点专科定期督导评估机制,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项目落地青岛,引导社会力量举办优质特色医疗机构。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以农村和社区为重点,加大基层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扶持力度,优化青年人才“引、育、留、用、服”全链条机制政策,创新乡村医疗卫生人才使用机制,切实提高乡村医生等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的吸引力。

五是做实分级诊疗,扎实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稳妥推进人员、医疗、运营、信息等内部统筹一体化管理,建强区市级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帮助基层尽快补齐短板、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六是加快推进智慧医疗建设,进一步推进智慧化场景应用,扩大“健康青岛”便民惠民服务平台覆盖面,深入推进“全市一家医院”建设,扩大结果互认医疗机构和项目数量。

七是发挥中医药重要作用,做好“三字经流派推拿”“崂山点穴”等岛城特有中医流派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加快建设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推进山东中医药大学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青岛医院、市中医医院城阳院区等项目建设。

八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高质量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镇建设,常态化开展拉网式排查、清单化整治,加大对死角顽疾、环境问题、基础设施、重点行业找差补短力度,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九是提升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组织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常态化、全覆盖、拉网式的大排查、大整治,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专家作用,鼓励医务人员身边隐患随手拍、有奖举报,形成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及时验收的工作闭环,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