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一段时间以来,义务教育新课标持续成为教育圈热议的话题,在即将过去的这个暑假,针对新课标的教师培训和研讨工作从未停止,有的老师整个假期都在研究新课标,有的老师坦言,“面对新课标,大家都是新教师。”按照计划,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岛城各级教育层面都已开展了系列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尝试,值得学生和家长期待和参与。

新课标

已陆续开展三级教师培训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梅智介绍,“新课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比如,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王梅智介绍,新课标还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

“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王梅智认为,新课标的目标和任务与青岛市强校提质的目标任务相吻合,其内涵发展都是教学质量的提升。

即将过去的这个暑假,青岛市已经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开展三级培训。“教科院请了课标修订组的专家,为各个学科做新课标的解读培训。”教育专家介绍,青岛市是全国第一个开展新课标培训的城市,各区市也组织培训了各个学科教师,80名种子教师将在各个区市和局属学校开展进一步的培训,第三个层面的校本培训也已经陆续开展。

王梅智表示,新课标共涉及16个学科,由市教科院、区市教体局和学校组织的多元培训现已开展64节培训课程,“接下来就要边解读、边学习、边实践,在新学期大力推行新课标新理念引领下的改革。”

新变化

让学生参与知识生成过程

在青岛七中教导处副主任李秋芳看来,义务教育新课标更注重落实核心素养,让学生参与整个知识的生成过程,“不管哪个学科,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参与了知识生成的过程,建构了自己对知识框架的理解,就学会应用了,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这对于我们要培养的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价值观念都有非凡的意义,这也是新课标的价值和意义。”

李秋芳介绍,暑期开始之前,市南教育研究中心就统一部署各学校教师参与新课标培训,“老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设计教学,尝试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假期快结束的时候,又分批次开展培训,学校邀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教授,在大单元教学方面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引导,有模板、有案例,细致深入地解答了老师们的疑惑。”

“在针对新课标的多次培训过程中,我多次听到了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青岛七中数学教研组长江华老师表示,新课标确实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考虑核心素养在数学过程中达成的效果,“比如初中的数学,前期版本也注重丰富的生活情境的引入,但是新课程标准对于引入的方式要求更高一些,要求老师在丰富的现实情境的基础上,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引领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现在推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在数学上,就需要将诸多知识点之间的共同点作为起点进行整合,架构起一个知识体系,这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对老师的要求也很高。”

新课堂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标落地实施,会给课堂带来哪些变化?市南区小学音乐教研员王娜老师介绍,新的艺术课程标准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把核心素养融入课程目标中,注重培养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大艺术学科核心素养,并调整学段划分,“随之而来的课堂变化,将更重视学生艺术体验和艺术实践,在体验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活动中,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解决和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最终聚焦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并且把艺术素养的发展贯穿于整个艺术素养的各个学段。”

市南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梁青老师表示,新课标聚焦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更加注重结构化,强调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在综合实践和跨学科方面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同时还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新的课堂需要更加充分、深入地去挖掘知识内在的东西。在学习方式上,引导学生进行主题式、项目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些都已经纳入到课标当中,特别引起我们的关注。这是真正地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目标,而不只是眼前知识的学习,为学生的发展、必备品格甚至是一生服务。”

市南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孙松梅老师,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呈现新课标对课堂的影响。“大单元整合体现在语文学科上不是指教材的一个单元,而是根据知识体系和架构整合的一个单元。”她以杜甫的诗歌举例,初中阶段能接触到杜甫的多篇诗歌,“课堂上可以以杜甫的少年、中年和老年为时间线,将他的诗歌放到不同的时期,对杜甫其人做深入探究。当然,也可以以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为主题,将多位诗人提纲挈领地拎出来,而不只是一篇一篇地去学,以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声音

打破学科之间知识壁垒,让学生真正受益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而言,新课标带来一场教学改革,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理念。

“从教为主,转向学为主,教、学、评一体化进行。”崂山区研训中心工作人员说,新课标一个重要变化在于,单一的学科界限不断打破,更加重视学科间的融合,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比如,在以往实践操作层面上,往往按部就班上完一节课,最后进行整单元的知识综合,现在一个大单元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细分内容和类别教学,让一个学科单元更加整体化,帮助学生建立整体的知识认识,不再是过去碎片化的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实际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核心素养上的具体要求,需要师生一起不断提升。”

“老师在频繁地接受新课标培训,应对新课标要求和课堂变化。”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李莉表示,她经历了三次课标改革,最深的感受是越来越聚焦于学习本质,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再到关注学生本位。

“借助学习知识的过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落脚到学生素养的提升上。目前,学校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对课堂教案进行了调整,更加重视大单元教学设计,让老师站在整体上看待教学和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连续性。”李莉说,学校一直在推行项目式学习,尝试学科项目的学习落地,这也是符合新课标方向的,目前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接下来也会继续延续下去。

“新课标强调整体教学、概念教学、跨学科和综合实践,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青岛超银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聂剑说,学校此前就在进行这方面的实践,而新课标颁布更带来落实契机。在她看来,老师不仅是一个学科老师,要将教学放在真实世界当中,思考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素养是什么。“把课本当做一种资源,更重要地是给予孩子能力,一种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聂剑认为,学习内容和世界链接度高了,学科之间的壁垒不强了,“比如语文学科的教学,我们要求孩子听说读写,后面进一步落实课前两分钟演讲,除了语文老师引导学生演讲外,其他学科也会跟学科学习融合,组织学生讲思路、做分享。”

“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新课标改革非常好。”记者采访中,这是很多老师的共识,在各级各类培训过程当中,积极地适应改革和变化。不过也有老师建议,在践行新课标的过程中,尤其在课程设置和落实上,希望得到更加明确的指导,合理安排让孩子真正受益。

老师像学生一样考试 暑期充电吃透新课标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中央作出关于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工作决策部署,要求强化课堂及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必须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随着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颁布,教师培训工作也接踵而至。

日前,记者从青岛多所小学获悉,暑期基本围绕新课标打转,吃透课标作用于课堂教学。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梅智介绍,青岛市已经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开展三级培训。

“这个暑期其实挺忙碌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新课标上。”青岛超银小学张嘉巍老师说,新课标对于老师有指导作用,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上发生了变化,不吃透课标则教学可能走偏。除了就新课标不断学习,她也会像一名学生一样,参加学校组织的考试,验证新课标的学习成果。

“核心素养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词,以前也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似乎没有明确指出核心素养如何表现。”张嘉巍是一名语文老师,以她对新课标的感触,发现语文学科提到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让语文课堂有了具体抓手,未来能更好地有的放矢,帮助学生达到课标要求,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综合提升。

“新课标培训委实是一次充电,从国家层面到省市层面,再到区级和学校层面,都在围绕新课标做研究。”崂山区一所小学老师告诉记者,新课标的培训和深入研究,最终目的是落实到课堂上,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虽然此前也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但新课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我们参与培训的老师说,也是一次忙碌而充实的暑期,面对新课标没有老教师,用新老师的心态面对到来的变化。”这名老师表示,“各类培训一直在进行,让老师充分吃透新课标,进而呈现在课堂当中。”

新版课标今年4月颁布,崂山区各学校迅速跟着行动起来,尤其利用暑期进行学习和充电,如今在培训当中迎来新学期。

崂山区教体局研训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培训涉及多个层面,3200余名老师统一培训,“课程标准是教学指挥棒,除了集中进行培训之外,后面还会通过期初调研等,进一步指导老师做好课标落实。”(记者 郝春梅 刘金震)

关键词: 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