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人寿”)披露了2019年第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显示,三峡人寿去年第四季度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349.14万元元,净利润亏损4201.26万元。若结合去年前三个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来看,三峡人寿2019年全年已经累计亏损1.19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05.35%。

去年亏损1.19亿 经营状况不及后辈险企

资料显示,三峡人寿是重庆市委、市政府支持,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全国性保险金融机构,同时也是第一家总部位于重庆的中资寿险公司。于2016年4月获批筹建,于2017年12月21日获批开业,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

成立以来,三峡人寿一直处在亏损的状态。成立首年,该公司即亏损5795.6万元,去年亏损1.19亿,亏损幅度同比扩大105.35%。

同时,受到监管重点关注的偿付能力指标也连续四个季度下滑。2019年第四季度,三峡人寿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501.36%,较年初下滑了2014.63个百分点。去年前三个季度核心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依次为2515.99%、1983.03%、730.75%。偿付能力的迅速消耗,也使该公司四季度现金流由正转负,净流出2623.74万元。

对此,三峡人寿表示,为保持公司的健康发展,使公司能够应对极端压力下的流动性需求,公司拟采取的措施包括,在保证总资产收益率的要求下,公司配置适量优质流动性资产,包括现金、货币基金、短期存款等,保证公司的流动性资产比例不低于总资产的5%;上述优质流动性资产能满足公司可以预期到的退保、大额赔付、满期给付。即使在退保率、赔付率突然上升的情况下,该类资产也基本能满足未来的支付需求。

作为一家成立两年多的险企,未能盈利其实无可厚非。一位寿险公司内部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作为初创期公司,在公司业务规模增长较快、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暂时性收支期限错配的状况。从行业发展规律来看,寿险公司一般都需经过‘七平八盈’的锤炼,即需要扛过7年左右的亏损期,才能进入盈利通道。”

话虽如此,但若经营业绩悬殊于后辈公司,则显得有点说不过去。

从保费收入来看,2017年12月21日开业的三峡人寿去年原保险保费收入9.17亿元。这一数据与开业于2018年2月的北京人寿以及开业于2018年5月的海保人寿和国宝人寿相比,则显得过分悬殊。2019年北京人寿实现原保费收入12.7亿元,同期海保人寿实现11.73亿原保费收入。而同样地处川渝地区的后辈国宝人寿,2019年也获得了10.15亿元原保费收入。

从净利润来看,三峡人寿的表现同样不如上述几家后辈公司。2019年三峡人寿亏损扩大至1.19亿,而同期,北京人寿亏损同比缩减至0.57亿,海保人寿亏损0.97亿,国宝人寿同比亏损缩减至0.25亿。

总经理之位空缺达15个月

业绩亏损的背后与三峡人寿频繁的人事变动不无关系。

仅2019年,三峡人寿就有四大核心高管职位发生变化,包括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首席风险官、监事,总经理一职仍处在空缺状态。

其中,现任副总经理变更为于致华、徐永伟;前任总经理助理姜睿离职,杨婧为现任总经理助理;前任首席风险官刘文宇离职,刘再辉为现任首席风险官;前任监事张海生离职,现任监事有黄中华、林子毅、王中合。而首席风险官刘文宇任期仅有2个季度,便辞去该职务,目前任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兼财务会计部总经理。

作为三峡人寿筹建成员之一的安逸民,于2018年6月被监管部门正式任命为总经理,任职仅半年就离职了。2018年12月21日,指定董事长黎已铭为公司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权。自2019年5月,担任三峡人寿副总经理的于致华被标注为主持工作。

最新披露的2019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仍由于致华主持工作,也就是说,三峡人寿总经理一职自安逸民离职至今的15个月里,一直处在空缺状态。

对于三峡人寿总经理目前有无人选以及高管频繁变动的原因,本报记者曾致电三峡人寿官网所留联系电话,欲了解相关信息,但未有人接听。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而言,一家公司的发展战略一旦确定,需要持续地经营推动,用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战略目标,而高管的频繁变动,则有可能造成战略的不断变化以及经营思路的改变,不利于公司在审慎决策的基础上持续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

25%股权遭质押

三峡人寿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还存在25%股权被质押的情况。

三峡人寿股东有6家。重庆渝富资产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高科集团有限公司、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江苏华西同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均持有20%股权,并列为第一大股东;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5%;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

其中,江苏华西同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外质押了全部所持三峡人寿20%的股权;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向外质押了全部所持三峡人寿5%的股权。这意味着,三峡人寿有25%的股权处在被质押的状态。

一位保险业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股权质押股东将保险公司所持有的股权质押出质的目的在于获得融资。股东出质融资对于保险公司来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只有当股东无法按照约定偿还融资贷款时,债权人才有可能对出质的股权进行处置。但是,若保险公司的股权被债权人处置,此时就会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造成影响。”

朱俊生也指出,股权质押本是一个正常的商业行为,一般而言,国有保险公司的股权质押相对较少,而民营保险公司的股权质押更普遍,因为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相对较窄,保险公司股权是质量相对较高的押品,融资比率比较高,质押融资是很多企业的选择。但如果个别股东有过于激进的质押融资行为,会加大自身流动性风险,进而危及险企股权结构。

去年底,三峡人寿董事长黎已铭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表示,2019年是公司确定的“决战之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打了一场‘翻身仗’,取得了‘决战之年’的胜利,掀开了三峡人寿发展新篇章。”

其表示,2020年,21世纪将进入20年代,我们也将迎来公司经营的第三个年头。三峡人寿要有打造百年老店的梦想,打基础将长期“在路上”。

但就目前三峡人寿的表现来看,这样的梦想还过于遥远,眼下,该公司更需要做的恐怕还是要稳定管理团队,尽快找到一条适合自己作为中小型险企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三峡人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