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基金研究部总监石国武:

短期有冲击长期仍看好

对比2003年“非典”疫情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我们认为此次疫情是一次性冲击,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以及资本市场长期发展趋势。

疫情对资本市场的情绪短期有一定冲击,对长期趋势影响不大。2003年“非典”时期,4月中下旬有一小波快速回调,个别受直接影响的板块跌幅较大,但疫情受控后,资本市场提前企稳。全年来看,2003年以“五朵金花”为代表的板块表现靓丽,与当时中国产业发展的趋势高度一致。

预计政府将适度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缓解企业面临的短期压力。预期在CPI回落之后,货币政策将有进一步宽松的可能性,包括注入流动性与引导LPR下行,降低资金成本,缓解困难企业财务压力,并扩大融资规模。

另一方面,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财政赤字率有望进一步上调,2020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可能超过3万亿元,力度可能加大,节奏上也可能提前。此外,减税或增加政府补助也是可行之策,如定向减免受打击较严重的消费服务业的税收,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资本市场短期负面情绪的冲击往往是长期投资者的良机。长期来看,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产业趋势和企业竞争力息息相关。

全球来看,高负债低利率低增长的局面难以改变,应该说,中国经济尽管受到内外部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依然保持良好的韧性。难能可贵的宏观数据的背后是微观企业持续的进步和增长要素的变迁,尽管存在各种不利因素,中国产业升级和企业竞争力提升持续带来效率的提升。

同时,经过多年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微观企业的状态和行为发生明显改变,企业逐渐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经营调整逐步到位,盲目追求规模的倾向明显下降,资产负债表调整初现成效,低效产能持续退出市场,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上述行为,长期将有利于企业资产回报率的提升和盈利的改善,有利于资本市场股权价值的提升。

回到当前的资本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金融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充裕,当前市场估值中位偏低,权益资产长期占优趋势清晰。企业盈利和投资者情绪虽然短期受到冲击,只要观察到疫情可控的信号出现,延期的消费将逐步恢复,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将得以修复。

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

长假效应导致市场调整一步到位

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已经两个月时间了,现在正处于防控关键阶段。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响应速度比2003年的非典要快的多。大多数老百姓都对疫情事件有了正确的认知,出行戴口罩,注意做好防范措施。现在医学水平和03年非典时期相比,有了很大进步,我国又有抗SARS的经验,预计本轮疫情的持续时间以及传染力度都比不上SARS。防疫主要难度在于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很大,尽管官方建议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并延长了假期,减少集中返岗人员数量,但完全控制住疫情扩散还需要一段时间。

今年疫情对我国一季度经济增长形成较大压力,二季度经济也会受到一定冲击,预计政府会加大逆周期调节政策,稳定经济增长。这次“黑天鹅事件”事件打乱了正常经济节奏,政策部署上也会相应改变。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恐慌加剧了周一全球市场动荡,全球多数股市重挫。

由于长假效应存在,2月3日正式开始交易相当于一次性释放利空,市场调整将一步到位,很多股票等跌停打开可能就是地板价了。从中长期来看,疫情不会改变慢牛长牛行情。如果市场回调幅度较大,恰恰是低吸优质股票的时机。我们只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做好公司的股东,就不用过度担忧短期市场波动,可以从容应对。

我一直倡导投资者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所谓价值投资,本质上就是对与资产价值或利润相比,其价格更便宜的公司做长期投资。

事实证明,每一轮市场出现恐慌情绪,都是抄底优质股票的时候。放松心态,认真做好防护措施,齐心协力抗击新型肺炎,保持身体健康,坚持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做好公司的股东,我们一定能战胜疫情,迎来美好的明天。

安信基金副总经理陈振宇:

短期调整是中长期投资机会

短期来看,此次疫情影响较大,受负面影响较大的行业主要是线下的服务业和部分可选消费,对医疗、游戏、在线教育等反而有正面拉动。由于节前的春季行情已经部分反映了一季度经济阶段性复苏的预期,市场情绪在高位,疫情的发生破坏了经济复苏的逻辑,而且春节期间疫情的确诊数据增加较多,对市场的风险偏好有压制,我们预计节后市场会有一个调整的过程。节后疫情数据出现拐点和逆周期调节政策的逐步兑现,是市场出现转机的关键因素,我们将密切关注。

从中长期角度看,我们认为,市场情绪的释放将砸出“黄金坑”,提供便宜的买入机会。疫情影响是短期的、一次性的,而经济的运行和上市公司的经营在疫情过去后会恢复正常,而且我们预期国家逆周期调控的力度会因此加强,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进行扶持,消费在短期被压抑后也会反弹。每一次危机,只要把握得好,都可能成为机会。“非典”期间诞生了淘宝,催生了线上的新业态,这一次疫情,也会催生新的业态,如视频网络会议、线上电影商业模式等。我们会做更多扎实的研究,去把握新的投资机会。

从估值的角度,因为疫情,我们预计降息降准的节奏会加快,贴现率会下降,由于股票价格是未来现金流折现,对于整体股票市场而言通常贴现率的影响比现金流影响大,预计疫情缓和后,市场的整体估值反而可能得到提升。

这次疫情促使市场调整,提供了市场清洗浮筹的契机,通过调整和整固,夯实基础,也为中长期价值投资的资金提供很好的买点,未来市场上行才能更稳健,持续时间更长。

债市方面,因疫情影响,无论CPI还是PPI都可能没有之前想象的涨得多,对债市构成一定利好。根据我们去年底的判断,债券的收益率高点大概在3月份前后,但受此次疫情事件影响,可能3月份不一定出现高点,目前还是继续下行。因为投资数据上不来,收益率不会涨,等到病毒影响过去了,投资重新井喷,债券收益率还是会继续上涨,然后出现全年相对比较好的买点。

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好公司的长期价值并没有受到影响。由于之前市场的持续上涨,一些公司的估值偏高。我们预期这一次市场由于恐慌形成的调整,将提供一个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好公司的窗口期。

朱雀基金副总经理黄振:

投资要做“逆行者”

历史上,突发事件并不会改变市场运行的既有趋势和结构,在中国,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居民储蓄搬家、海外资金流入、基础制度建设逐步完善的进程并未改变。因此,短期调整恰是机遇,积极逆向才能有效把握。后续宽松对冲政策、两会召开以及疫情数据的边际改善,都可能成为市场反弹的催化剂。

具体而言,5G及电子领域,我们重点看好处于产业链核心位置的硬件科技公司,比如处在5G组网,5G终端及终端供应链核心位置的公司。以手机为例,此次疫情主要影响分布在广东、江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南、湖北的制造/组装基地。疫情发生后,上述地区均发布了推迟复工的通知,对于一季度的生产供应会造成冲击。另外,如果WHO将上述地区列为“受染地区”,则会影响出口。但是我们更加关注的是需求,在5G的元年,国内和海外都处在需求增长的时期,因此我们判断短期的贸易限制影响有限,而且需求会随疫情改善逐步恢复。此外,疫情会加速部分企业向海外转移供应链的决心。游戏领域,我们重点看好拥有定价权的互联网龙头企业。

软件领域,我们重点看好具备强客户黏性的To B软件公司。受疫情影响,短期可能遭受企业因为推迟复工,或限制贸易导致的资本投入下滑的影响。但中长期看,因为疫情而导致的工作方式变化和演进可能带来新一轮软件行业的发展机会。

光伏领域,我们判断国内外装机需求会受到开工延后的影响,节奏放缓,其中硅片、玻璃是我们重点看好的细分领域。

新能源汽车领域,短期对销量有一定冲击,但冲击幅度有限,预计在5%以内。一旦一季度销量受到压制,将进一步强化下半年销量反转的力度,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概率仍可实现30%以上的增长。

军工领域,军工行业典型的特征是需求来自国防,购买力来自国防预算,与国情(周边局势)有关,受疫情影响较小,并且历史上看军工企业一季度收入占比仅为全年的13.5%(过去5年平均)左右,意味着短期的停工对行业交付影响也有限。

消费领域,疫情对服饰、餐饮旅游、娱乐等可选消费影响较大,但对我们重点看好的新零售和物流的需求影响不大。

国联安基金首席策略罗春鹏:

疫情冲击不改A股长期趋势

发自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现在已经蔓延到全国,由于担心病毒传染,人员流动受到限制,一方面导致需求减少,如旅游、餐饮、交通、投资、出口等;另一方面,企业生产活动也会迟滞。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同时左移,意味着经济不可避免面临下滑压力。

面对压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大概率会加强逆周期对冲。考虑到中国经济仍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过于宽松的政策可能助长地产和金融泡沫,预计政府会进一步推动5G、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

在疫情控制住以后,终端需求会逐渐恢复正常、叠加实体部门库存普遍不高,有潜在的补库存需求,经济将会出现一定弹性。

中国正从工业化起飞阶段,逐步迈向工业化的成熟阶段,类似于日本70年代以后,在这个阶段,经济难以再现高增长。中国要想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占据产业高端领域是关键。我们看到以华为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已快速崛起,并带动国内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壮大。随着更多的企业走向海外,参与国际竞争,优秀龙头企业将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中国经济也将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疫情短期会影响市场情绪和节奏,但A股在回调后,无论是相对海外金融资产,还是相对国内其他投资资产,都将更具吸引力,疫情改善是反弹的信号。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以及受益于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行业龙头都是值得关注的方向。

金鹰基金基金经理韩广哲:

积极布局科技、医药、新能源汽车板块

考虑到春节假期延长与推迟复工等因素,企业生产与居民生活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只是很短期的。经济发展有其内外部驱动力,以2003年非典疫情为例,中国当时正处于加入WTO的时代背景下,城镇化加速、人口红利、外需扩大等因素共同推动经济长期较快增长,非典疫情对经济发展趋势与经济内在推动力的影响甚微。再看本次疫情时期,国内经济处于转型升级重要阶段,贸易摩擦事件进一步坚定了中国经济通过产业升级、技术进步迈向更高质量增长阶段的决心。在以5G通讯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我们都获得了不错的发展身位,领先产业不断驱动经济结构迭代升级。因此,武汉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预计较为有限。

我们应对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保持信心,经济基本面与企业盈利仍处于企稳阶段,短期疫情不会对股票市场产生持续性实质冲击,非理性恐慌没有必要。看好转型升级过程中具有技术领先与产业带动效应的大赛道,例如5G通讯(建设与应用)、消费电子、计算机(软件与硬件)、半导体产业链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深入研究并寻找优秀公司。同时,我们长期看好医药医疗板块,细分结构性机会较为突出,例如创新医药研发、生物疫苗持续研发、高壁垒的原料药与高端制剂、高景气度的创新药研发服务、具有消费属性的医疗服务等板块。

新华基金:疫情影响都是阶段性的

通过回顾2003年“非典”疫情对宏观经济和市场的影响,新华基金认为,疫情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不改变经济内生的运行趋势。

首先,“非典”疫情时期对经济的短期影响主要集中在消费上,对于投资和出口的影响都不明显。其次,从股债表现来看,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同样是阶段性的。疫情爆发期间市场有明显回调,见底后会先于疫情好转开始反弹,疫情接近结束时反弹也基本结束,市场中长期走势主要与经济产业基本面相关。

此次疫情需要关注的不同点在于:

首先,本轮经济虽然也处在短周期的回升阶段,但是力度较弱,且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更多取决于稳增长政策的对冲力度,尤其是在投资项目上的发力效果。而本次疫情爆发时间段早于“非典”时期,春节前就已经引起重视,这势必对春节后的开工季产生影响,延后开工,用工荒等都是可能的结果,逆周期政策发力也可能延后。需要持续跟踪后续对于经济产生的阶段性影响的幅度和时间。一季度经济数据面临较大压力。

其次,“非典”时期外部环境是美国在3月下旬发动美伊战争并闪电结束,随后油价下跌、欧央行和日本央行也在同期分别降息和扩大QE规模,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对冲了“非典”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而目前虽然全球经济疲软,但宽松力度可能不及当时。2020年面临全面小康,十三五规划等重要时间节点,国内流动性易松难紧,相关的逆周期政策在疫情稳定后也有望加速推出。从流动性和政策环境来看,外部弱于当时,内部可能更好。

目前全A估值已经处在中长期的历史底部,考虑到开盘后大概率会进一步调整,届时估值将更加有吸引力。因此市场短期虽有调整压力,但中长期无需恐慌,在全球负利率的背景下,中国资产仍然具备较强的吸引力,调整过后是优质标的布局机会。短期如博弈反弹可考虑选择超跌品种,并在下跌中优选具有高景气度,符合产业趋势长逻辑的科技升级和消费升级板块。

万家基金:

疫情对经济与资产价格的影响分析

从历史情况来看,预计疫情对经济和资产价格影响将主要集中在2020年一季度,一季度之后,主要经济指标将会环比改善。疫情对大类资产价格的影响通常是短期的,A股短期可能面临压力,但对上市公司的长期价值影响有限。

经济方面,结合推迟复工对工业、建筑业等行业以及疫情对交运、住宿、餐饮等消费服务业方面的影响,可能导致一季度GDP增速损失1.4~2个百分点,对2020年全年影响可能在0.3~0.5个百分点之间。

资产价格方面,从历史经验来看,疫情对资产价格影响将在一季度,由于疫情演化的不确定性,而且资产价格(包括开市后的预期反应)已经隐含了较多市场预期,建议短期股债均衡配置,中期来看,股优于债,不建议大幅减仓(回撤要求高的账户除外)。债市方面,短期不建议新增买入利率债。

权益类配置建议:现有持仓基础上不建议大幅减仓,从历史经验来看,疫情导致的大跌,通常是买入而非卖出机会,可以调结构,对于回撤要求高的组合可能略有不同;由于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为避免疫情演化导致损失,开市一周之内建议观望,历史来看,V性反转可能性较低。

债市建议:一次性冲击导致的利率大幅下行,通常不宜追多,短期不建议新增买入利率债;如果下周利率债下行幅度超过15~20BP,建议暂时止盈,如果下行幅度不大,可以继续持有。疫情对经济影响较大,且债券现在大环境仍为牛市。

永赢基金权益投资总监李永兴:

疫情的影响整体偏短期

新型冠状病毒让很多人想起2003年SARS危机高峰期的恐惧和不确定性,2003年非典对宏观经济基本面影响总体偏短期冲击,GDP的增速从Q1的11.1%回落至9.1%,下半年则有所反弹,总量来看,2003年全年仍延续了加入世贸以来逐年向好的趋势,疫情严重的地区北京、香港等地受影响更大。结构上,主要抑制短期的外出消费需求,必选、耐用品和投资端的需求影响偏弱,且呈现出部分短期冲击、后期回补的特征。而中长期来看,2003年正是互联网电商大发展的阶段,非典加速了线下消费转线上的速度。

我们认为,本次疫情对宏观经济的短期影响可能与非典类似,对经济运行的中长期不产生太大影响,不同点在于经济发展周期和阶段差异较大,2003年是经济复苏甚至过热的中途,下半年货币政策开始收紧,而当下经济复苏的动力偏弱,宏观杠杆率偏高。

2003年AH股表现迥异,A股先涨后跌,港股先跌后涨,时间节点刚好在4月中下旬(中央宣布全力应对非典),这与疫情的区域性差异、信息传递的时滞、市场本身的成熟度都有较大关系。结构表现上,两市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农业、食品饮料、旅游、交运等明显受冲击的板块短期呈现出弱于市场的表现,医药表现相对好,其他相关性不强的品种规律不明显,疫情爆发期偏防御的品种更好,疫情消退后前期跌幅较大的品种反弹幅度更大。

综合当前和2003年的差异,我们认为在众多不确定性中,有几个方面是相对确定的:第一,疫情对于经济和A股市场的影响整体偏短期,对于大部分企业价值的影响也很短期、间接;其次,当前稳增长的压力较大,叠加疫情严峻,或进一步强化宽松的货币环境的延续时间;第三,前期市场的主线主要集中在5G、新能源汽车以及经济复苏的推进上,疫情对前两者的影响很间接,对于经济复苏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叠加政策上的对冲,可能影响也不大。

浙商基金查晓磊:

疫情好转后将迎来强反弹

新年初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所有国人的心,在春节A股休市期间,国际主要资本市场也做出了反应。

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宏观经济出现的弱复苏迹象,今年一季度或将会被此次疫情的爆发所干扰甚至打断。

展望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我们认为,人口流动受阻,生产活动停滞,在供给端形成了某种程度的突然“休克”;而在需求端,除了必须消费及与卫生防疫相关的消费需求之外,任何可选消费都近乎被最大程度的压缩和消减,或将对一季度经济及资本市场产生短期重大影响。

为遏制疫情所作出的短期“休克”措施,阵痛虽大,但对整体经济未来长远的健康发展却是必须的。若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对经济的影响就会是暂时性的,未来也会有很快的修复。而被压缩的需求,在疫情程度减弱之后,也会出现强烈的修复。

对于A股市场,基本面的影响叠加情绪的恐慌,资本市场或将会承受较大的压力。但与我们对经济的看法一致,疫情尽快得到控制后,市场也会在不太久的未来进行大部分的修复,甚至超越。因此,未来一到两周新增确诊、新增疑似病例、医学观察人数等数据就非常关键,上述数据一旦确认拐点,市场也将会进行迅速反应。我们相信,在强有力的中央领导下、在所有人众志成城的团结协作下,中国终将走出疫情,投资者不必过于恐慌,而要合理看待疫情对经济与资本市场的影响。

融通逆向策略基金经理刘安坤:

市场在节后开盘的一周或将出现悲观预期的集中释放期。随后大盘或将进入磨底消化阶段,等待疫情的稳定,届时市场或将迎来反弹。进入二季度后,股市的震荡中枢有望进一步抬升。从中期的角度看,A股在短期冲击后,将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建议理性看待短期的疫情负面冲击,从中长期角度做好资产的配置选择。

汇丰晋信基金首席宏观及策略师闵良超:

市场前期对于疫情的快速发展准备不充分,短期恐慌情绪带动的下跌可能较难避免。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中强调,2019年市场完成了估值修复之后,2020年的市场驱动力主要来自于盈利增长,对应的预期收益率目标会低于2019年。在资产荒的大环境下,权益资产依然是较好的配置选择。

疫情的发展是动态的,但疫情一定会过去和得到控制,即使是做最坏的准备,预计到夏天也将出现转机。短期角度,我们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会影响市场情绪和节奏,但不改变中期市场向好的方向,恐慌的下跌甚至可能会提供较好的中长期布局机会。目前A股和港股的估值在回调后更具吸引力,我们对市场中期走势不必悲观。我们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成长和转型升级,市场短期的回调,或许能让我们有更好的机会去分享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以及优质公司不断成长的红利。

长城新优选基金经理马强:

经过春节前开始的严格隔离政策,根据目前预期,节后一周内有望见到新增疑似病例的高点,我们预计,疫情最悲观时点已基本过去。

回顾历史,以往疫情对于市场的影响,都是类似脉冲式影响,对于市场长期走势不会有太大影响。短期影响,可以参考港股节后的走势,节后三天港股下跌6%左右。从长期看,市场仍然将关注经济及政策的影响。突发疫情后,预计会有陆续的对冲政策出台,而一次性的冲击后,有可能形成市场的低点。重点关注消费、科技及大金融。

德邦基金投资一部(股票)兼股票研究部总监黎莹:

对于此次疫情对股市行情的影响,我们认为预计市场会先调整,后续将反弹修复。行情反弹的时间点上,需要等待疫情的缓解,如新增病例数的下降。此外,对冲的宽松政策出台的时点和幅度也将影响市场。

本轮调整将是优质资产良好的配置机会。具体来看,由于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趋势不受短期疫情影响而改变,方向类资产科技和消费将是持续的配置主线,短期可阶段性布局超跌板块。

长信基金安昀:

短期来看,疫情对于经济、金融市场和各类企业来讲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市场不难做出投票的选择,但是,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纵观全球历史,现当代以来的突发疫情影响的都是短期,长期决定企业价值的还是赛道、行业格局、竞争优势和管理能力等因素,对优秀的企业来讲,每次短期“砸坑”都是很好的长期买点;

第二,中国近年历次突发事件之后都有政府对冲的手,这是非常确定的,我相信财政和货币方面的手段已经准备好。唯一不确定的是力度,从历史上看,有容易过度的风险,叠加本来猪周期的压力,我们要谨防下半年甚至明年过热的风险。

金元顺安投资总监闵杭:

疫情对经济影响主要在中短期。短期看GDP增长快速下行,但维持时间短,疫情消退后有望快速反弹。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旅游、住宿、餐饮、交运、批发零售、养殖、文体娱乐、居民服务等消费相关行业,对投资端的影响总体有限。拉长到全年来看,疫情对整体经济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主要影响一季度数据。

金融市场方面,短期的市场波动会比较大。节后开盘会有较多恐慌盘涌出,可能会有较大短期跌幅。但随着市场情绪缓解及疫情消退,不排除出现大幅反弹。总体而言,只要疫情不持续大规模蔓延,对市场只是一个短期扰动。

华商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周海栋:

短期来看,疫情确实会对部分行业产生脉冲性的负面影响,当然同时也对一小部分行业有脉冲性的正面影响。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这类短期脉冲性的事件并不是太陌生的变量,其短期波动对于机构资金而言通常是带来相关行业的逆向交易机会。未来,在全球经济边际转暖,A股市场制度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有望中枢抬升,长期资金入市、上市公司优胜劣汰质量改善是大势所趋。权益市场在“供需”两个方向持续改善下,被正确定价的机会在逐步加大。

富国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权益研究部总经理陈杰:

疫情对中国经济将产生短期冲击,但下行幅度较为有限,预计持续时间约一个季度。我们预计监管层将采用更加灵活和积极的政策来应对疫情的影响。短期内A股将更多的受避险情绪的影响而承压,尤其部分消费等行业(如商贸、休闲服务、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以及交通运输行业压力较大,医药板块或有超额收益。需要强调的是,当后续疫情出现实质性缓解(拐点出现)之际,则是A股开启反弹之时,疫情对A股春季行情仅仅是短期扰动。从中长期来看,流动性、经济运行节奏和改革进程是决定市场的根本因素,对这些因素我们都抱有乐观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

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监王创练:

从具体行业来看,医药板块中药店的客流量和客单价在疫情期间会显著提升,同时低值耗材、家用医疗器械以及与抗病毒相关的药品或将是资金会关注的要点。科技发展是国家的重中之重,是技术的创新前沿,科技领域的细分投资赛道众多,其中,5G建设是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受益于5G带动的爆款应用和内容,这些领域即使受到疫情的短期扰动,我们也始终相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真成长公司的价值必将显现。从短期主题来看,基于疫情延伸出的远程办公、娱乐等需求对于增强现实、AR等应用的加速落地和推广,IT基础设施对于提高管理效率、解决管理透明度的作用也在此次疫情管控中重新被唤醒,同时,电子商务、银行证券IT以及在线教育等产业的变化也值得重视。

中融基金研究部执行总经理寇文红:

短期市场可能面临一定压力,但支持投资者看好A股的一些中长期因素并没有发生变化,如果A股因为本次疫情出现大幅调整,将是投资者介入的好时机。

我们坚定看好科技和消费两大战略性方向。随着创新体制的深刻变化、经济转型的持续推进以及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换代,未来以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创新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仍将继续受到投资者的持续追捧。目前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仍是庞大的消费市场,也会带来很多的投资机会。

泰达宏利基金研究总监张勋:

短期来看,A股将在节后面临较为迅速的回调压力,这种压力源自于市场对未来未知的恐慌,这种恐慌只能通过快速的回落、安全边际很高才能释放。中长期来看,则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较好的买点。本次疫情对中小企业的伤害预计将大于优势企业,会进一步加快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优质企业中长期更为受益。最近几年,以白酒、家电为代表的消费品,以5G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科技企业,涨幅较大,但发展趋势并没有改变,若因为系统性风险回调,则将带来更好的投资机会。

凯石基金研究总监兼基金经理梁福涛:

从疫情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来看,在借鉴2003年SARS影响的基础上,更要结合本次疫情及管控的特点及当前经济特征和背景的差异进行分析。本次疫情与SARS有相似之处,略有不同的是传播更快,但危害性略低,一些管控经验和举措可以借鉴。当前,经济处在高质量发展转型期,外需增速乏力,因此,当前经济增长的压力更大。

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从假期港股和海外市场看,指数下行的空间或不会过度,但反复压制的时间会持续一段时间。对相关不利行业短期冲击更大,包括交通、旅游、服务娱乐、线下零售、餐饮以及部分劳动密集制造等产业;当然,也有部分相关受益的行业,包括相关的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互联网消费以及互联网娱乐等。长一点时间看,疫情会延续一段时间,预期持续到二季度,之后随着防控见效和气温升高,疫情及其带来的经济和金融影响会逐步过去。

光大保德信基金经理董伟炜:

综合来看,疫情属于干扰性事件,不影响经济市场中长期运行方向和趋势。我本人管理的产品中,对于相对收益类产品如光大行业轮动,我们还是要着眼于长期,相对忽视短期扰动,并且我们会在市场波动的过程中进一步调节产品结构,选择符合中国高质量发展背景和要求的优质行业和个股来进行配置;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短期波动,也为我们买入原本想买却买不到的优质个股,提供了很好的布局机会。对于追求绝对收益的光大安和,我们会不断根据风险情况,对光大安和进行一定程度的仓位管理,力控回撤,同时,保持结构的均衡,把握优质个股的低点布局机会。

创金合信科技成长股票基金经理周志敏:

基于对于疫情基本面的认识,我们对市场总体的看法是短空长多。投资方面,大的策略上按照基金合同规定短期适当控制仓位,更主要的还是通过个股调整,用基本面更好、更能经受考验的个股去应对挑战。具体到科技行业,我们前期重点看好5G、半导体、物联网、新能源车等,这些行业相关的个股可能面临风险偏好下降带来的调整,但长期发展的空间和动力不会削弱。另外,将来反思此次疫情的时候,可能会对这些行业代表的产业提出更多的需求,例如,利用智能物联网来进行疫情预防、治疗和管控,让技术造福人类。

关键词: 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