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开展汉中天坑群综合调查研究,促进国内外专家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汉中天坑群遗迹资源保护利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汉中天坑群第八次国际联合科考启动仪式于5月5日在汉中天坑群国际研究基地举行。

本次国际联合科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亚洲洞穴联盟、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陕西省自然资源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林业局指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汉中市人民政府、陕西理工大学主办,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自然资源学会、西安文理学院、汉中市林业局承办。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徐学义,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许秋雯,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二级教授洪增林,汉中市政府副市长郭志胜出席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汤中立,国际洞穴联合会副主席兹德内克·莫提契卡,捷克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迈克·菲利皮,捷克洞穴协会主席杨·塞里特克,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建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王训练、田明中等领导和专家参加启动仪式。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院长王秉琦主持启动仪式。


(相关资料图)

郭志胜表示,近年来汉中市锚定“绿色循环·汉风古韵”发展定位,在深入贯彻“两山”理念中找准汉中生态优先、绿色转型的实践路径。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此次科考活动,持续加大汉中天坑群保护力度,全面吸收利用科考成果,全力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探索汉中天坑群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模式,在打造天坑旅游品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提升地质碳汇功能等方面迈出新步伐,推动汉中天坑群保护开发利用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汉中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洪增林介绍了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已开展的7次汉中天坑群国际联合科考取得的丰硕科研成果以及本次科考的12项调查研究专题内容。他希望通过本次科考,能够在秦巴山区岩溶地貌的分布规律、岩溶地下水系统的基本特征、岩溶区古生物化石和动植物资源调查、天坑群形成演化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成果,提出汉中天坑群科学保护利用新模式,为汉中市政府提供汉中天坑群保护利用系列决策咨询建议,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许秋雯表示,汉中天坑群具有科学性、稀有性、完整性等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希望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以本次科考为契机,进一步深入开展汉中天坑群多学科交叉研究和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研究,深度挖掘汉中天坑群的生态价值、科考价值、教育价值、旅游价值,依托汉中天坑群国际研究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助力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服务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徐学义对陕西省地质调查院近年来在汉中天坑群调查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予以充分肯定,他希望,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岩溶地质研究所、地质环境监测院及相关单位要以“省部共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地质遗迹、古生物调查研究等方面的沟通联系和务实合作,支持陕西地质调查院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推进交流合作和科普宣传,助力汉中天坑群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更大成果,提升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本次科考共设小南海三阶段探测、地层古生物化石调查研究、生物多样性五阶段研究、天坑形成年龄及区域古气候研究、禅家岩地质文化村建设研究、岩溶碳汇评价研究、健康地质调查研究、地质遗迹资源卫星遥感监测研究、巴山弧形构造带与天坑形成关系研究、镇巴县三元镇星月湖岩溶探测研究、世界级公园建设可行性研究等12个专题,并组建11个野外综合科考组。

启动仪式上,卢耀如、汤中立、徐学义及其他与会领导分别向11个野外综合科考组授予队旗,标志着汉中天坑群第八次国际联合科考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后,来自捷克、波兰等多个国家的著名洞穴探险家将与国内专家一起,深入南郑小南海、镇巴三元地区的典型天坑洞穴,运用卫星遥感、同位素测年、示踪探测和“空-地-洞”三位一体化的技术手段展开野外调查研究,为后续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华商报记者 王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