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人民至上的总体要求,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全面深化政务服务“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充分利用城市大脑建设成果破解关键掣肘,小场景破解大难题,办事材料大幅压缩,办事效率大幅提高,全市“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相关资料图)

1月10日,在朝阳市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营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宝汉介绍了相关情况,具体如下:

改革成效明显,“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让企业群众感受更暖心、更贴心

全市“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便利了企业群众办事。2022年,全市“网上办”办事105.6万件,网上申报率99.92%;辽事通上线事项121个,全市居民统一身份认证注册提升至66.48%,较年初提升了16个百分点;电子印章部门覆盖度、调用使用率均实现100%。65%申请材料实现“只提交一次”或免于提交。

城市大脑助力“一网通办”提速增效。朝阳市城市大脑的建成,夯实了“一网通办”的坚实技术支撑。在深圳高交会上,朝阳市荣获“2022中国领军智慧城市”称号,全国仅上海、南京、济南等25个城市获此称号。同时获得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评选的“2022年数标指数全国典型实践50强案例”。城市大脑数据智能平台、视频融合平台等10余个系统模块,采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最新信息化前沿技术,为“一网通办”增添两翼,最大幅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政务服务平台迭代升级效果好。政务服务平台完成整体升级改造,实现AI人工智能审批和秒批秒办,建立“一人一企一档”系统,针对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从企业的设立、注销,到个人的出生、身后事等全生命周期,推进数据共享成果落实在768个服务场景中,实现更深层次的“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以改革“小切口”推动服务“大提升”。截至目前,累计上线“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场景360个,更好满足企业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改革向纵深推进,基本实现“四个转变”

“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是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要改革。朝阳市制定了《推进“只提交一次材料”实施方案》,通过数字赋能、应用场景、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等改革举措,基本实现了集成办事、秒批秒办(智能审批)、免提交材料、“一人一企一档”个性化电子档案的四个转变。

(一)推行“精品一件事”服务,实现从“一事一办”到“一件(套)事一次办”(集成办)的转变

“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是从企业和群众办成“一件事”角度出发,将原先需要多部门、多层级、跨地域办理的多个审批事项,通过业务流程的重塑再造、业务系统的整合对接、数据共享的广泛应用,整合为一件事一次办。市营商局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从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角度出发,与市直各部门共同努力,围绕业务流程、办理要素、申报方式、受理方式、联办机制、出件方式等方面优化流程再造,对“集成办”涉及的事项、材料等要素进行全面梳理,按照“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办结”要求,通过部门间数据共享和材料流转,简化了企业群众的申报材料。目前,在优化升级既有344个“一件事”基础上,今年又实现小升初入学、新生儿出生、二手房交易水电气过户等24个“精品一件事”,线上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达到了360个。

两个典型应用场景。

场景一:小升初入学“一件事”。由市教育局牵头、各部门密切配合,报名系统于2022年8月1日正式上线,市直22所小学均可通过朝阳市政务服务网、辽事通APP一件事专栏的线上方式办理入学手续。采用数据共享核验等技术手段,实现线下免于提交各种纸质版证明材料,家长不必再东奔西跑,免于排队之苦,切实提高新生入学的便捷性和规范化,增强了家长满意度和获得感。小升初入学“一件事”实现了零材料、零跑动、零环节,即:报名申报材料由原来的4份材料减少到0份;跑动次数由原来的5次压缩为0次;流程环节由原来的5次压缩为0次,压缩率均达到100%。2022年市本级71%的秋季入学新生成功通过线上报名入学,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场景二: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由市卫健委牵头,市公安局、人社局、医保局、邮政配合,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出发点,将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办理的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社会保障卡申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登记4个事项整合形成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已在朝阳市中心医院、朝阳市第二医院两家公立医院试点运行。申请人可轻松享受“只提交一次材料”,办理4个部门业务,申报材料由原来的9份减少至3份,跑动次数由原来的4次压缩为1次,流程环节由原来的4次压缩为1次,分别压减67%、75%和75%。申请人只需提交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所需相关材料,当场即可领取出生医学证明。如果同时提交落户、社保卡申领、医保参保登记所需的相关材料,由医院窗口代收后,各部门联办,5个工作日后会将办理好的证件直接快递到家!

(二)采用人工智能(AI)审批模式,实现从“人工审批”向“秒批秒办”的智能审批转变

城市大脑建设有人工智能(AI)审批平台,申请人通过PC端、自助机、小程序等渠道提交公共服务事项申请,人工智能审批系统借助信息化技术进行自动审核比对,无需工作人员干预,每一笔业务都能实现“同标准、无差别”审核,由原来需要预审、受理、审核、批准、办结等环节,压缩为申请即办结,构建了“网上申请、自动审批、即时结果”的新模式,让“便捷办、随时办”成为可能。目前,已经有粮食收购资格备案等4个事项实现了秒批秒办。

(三)打造互联网电子证明超市,实现“重复提交材料”向“免予提交”的转变。

为推进数据在政务服务中的广泛应用,我市首创“电子证明超市”。去年市公安部门上线了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背景核查证明、驾驶人近三年安全驾驶信用证明、被拐儿童身份证明、非正常死亡证明、注销户口证明、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变更更正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和捡拾弃婴报案证明9个证明事项。今年再上线2个证明事项,一个是气象灾害证明,包括大风、暴雨、雷电、冰雹、暴雪、等气象灾害证明。另一个是,今年通过数据共享又实现了办理出租车等从业人员资格证免于提交公安类证明,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自电子证明超市开通以来,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仅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背景核查证明的应用数量,就高达1.3万件。

(四)打造“一人一企一档”系统,实现从传统“纸质档案”向电子化“个性档案”的转变

市营商局(大数据局)利用大数据技术,研判用户需求,为企业群众提供精准个性、安全可靠的数字专属服务,实现“千人千面”式智能化精准推送。“一人一企一档”系统具有4项新功能。

打造个性化“用户空间”。按照“一数一源”要求市营商局(大数据局)与市级各部门信息系统进行对接,将个人和企业的数据进行汇聚治理,各类政务服务可以充分利用共享数据,避免重复采集,形成个性化“用户空间”,实现“一人一企一档”。应用方法是,登录朝阳政务服务网—>点击登录名—>浏览一人/企一档。“一人一档”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公积金、医保、城乡低保等多类常用数据;“一企一档”内容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公积金、医保、行政许可等多项企业数据。目前汇聚企业群众的数据12大类、818万条,其中个人数据768万条,企业数据50万条。

实现智能化“服务推荐”。根据大数据个性化信息,针对用户偏好,依据企业群众的个性化特点,可以智能化推荐针对性服务,实现“千人千面”推送服务。

支撑“免提交”材料。“一人一企一档”系统汇聚了就业创业证、焰火燃放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高频证照数据,汇聚了大量历史材料,并进行数据清洗和治理,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时高频证照、事项材料的“免提交”。城市大脑数据智能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已分别归集数据4.6亿条和2.8亿条,为“一人一企一档”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

个人和企业档案“随时看”。“一人一企一档”,自己的档案自己看,改变了原来这些数据自己不能看、不能查的状况,确保数据主体能够充分享受自己的数据权益。企业群众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可看、可查、可用”自己的数据信息。

“最多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路径清晰,尽快实现“能用”到“好用、多用”

下一步,市营商局(大数据局)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略部署,推动政府职能优化调整,深入推进“最多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强化数源汇聚治理,加快推进更多应用场景上线运行。到2023年底前,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应用场景不断丰富,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做到“只提交一次材料”,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免于提交,企业和群众已经提交且仍在有效期限内的材料不再重复提交,85%申请材料实现“免于提交”或“只提交一次”,着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助推朝阳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来源 朝阳市营商局

关键词: 数据共享 人工智能 申报材料 出生医学证明 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