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发师到包工头,从苗圃园长到茶坊老板,看似毫无联系的几个行业,却都发生在李波身上。二十多年的创业生涯,有付出也有收获,成功里也夹杂着苦涩,如今的他再次选择自己创业开店。

今年41岁的李波是汉滨区关庙镇人,现在在西城阁旁开起了一家西城茶坊,这个毗邻汉江边的店铺也是李波创业生涯的新起点。

1999年,初中毕业的李波就辍学前往西安学习理发,刚刚踏入社会的他还是个傻小子,在对方店铺工作了半年多,却只拿到了一百来块钱的工钱,感到自己被骗后李波回到了老家。他回忆道:“那个时候还是太年轻了,回家后家里对我很关心,就觉得家里好,我父母都是农民,知道我被骗以后,也没有骂我,就把攒的四千多元给了我。”带着父母积攒的四千多元,李波在安康开了一家自己的理发店,一直经营了近10年。


(相关资料图)

理发店刚起步,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来做。李波讲:“那个时候学徒不好招,加上刚踏入服务行业,手脚慢,常常忙到晚上,打扫完店里的卫生都已经夜深了,回去了还要洗毛巾。”日复一日,虽然辛苦但是李波熬了下来,渐渐的,店铺的生意也红火了起来。

2010年前后,安康地区的理发行业逐渐兴盛起来。李波讲:“当时城区周边开了许多新店,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意不太好做,每个月结算下来基本不剩多少。”一方面干的多挣得少,另一方面李波也了解到做工程行业收入要高一些,尽管要比开理发店辛苦,但李波还是选择自己拉队伍,转行做工程。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理想,李波也不例外,在他心里,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干出一番成绩。李波告诉记者:“那时刚结婚,父母都在乡下务农,一下子身上就有了担子,苦点、累点都无所谓,主要还是想挣钱让家里人过的好一些。”带着这个平凡的目标,李波自己买设备、招人,开始从事工程建设行业。

在从事工程建设的同时,李波还在老家开辟了苗圃园,经营起了花花草草。

2020年,李波从工程建设行业抽身,经过考虑后选择开起了茶坊。他讲:“做了十年的理发和十年工程,一个是辛苦,常年奔波,很少陪家里人,二是做工程风险大,见效也慢,要养活一家人,家里两个孩子还小,最好还是做一门稳定的行业。”在李波眼里,开茶坊不管收益如何,至少每天都有进账。

如今,茶坊逐渐热火起来,李波告诉记者:“一开始觉得挺轻松,就是客人来了给添下茶水,但是把店开起来了以后才懂得要学好多学问。”作为服务业,如何给顾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环境?这是李波最先思考的问题。从店铺选点到店内装潢,李波先去各地参考学习其他店铺的布局,回到安康以后自己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李波介绍:“首先是选址,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安康基本都喜欢在汉江附近游玩,因此一开始我就选择在江边开店,风景好,自己平常工作也舒心。”在店铺装潢和经营上,从事过工程建设的李波决定自主设计,草地加凉棚、夜景加时尚logo,使得西城茶坊格外亮眼。“冬天茶坊生意好,都喜欢来晒太阳,夏天天气热生意就不太好,所以我就开始做烧烤、啤酒这些。”白天喝茶观景,夜晚喝酒吃烧烤,西城茶坊在李波的经营下越来越有特色。

小王是店里的员工,在她眼里老板李波也随着茶坊在慢慢变化。“过去他不太爱主动跟人交流沟通,现在店里每天都要来很多客人,有时李波老板会主动跟客人交流,坐在一起聊生活、聊爱好,跟很多客人都成为了朋友。”小王说。

刘先生是店里的常客,中午时分坐在店内和朋友喝茶聊天。刘先生告诉记者:“每次我来店里都会看到李波老板,很热情,每次都主动跟我打招呼,有时他很忙,但也会抽空坐过来聊上几句。”

李波告诉记者:“下一步,我打算把茶坊生意做上正轨然后让我妻子来经营,我还是打算出去奔几年。”家里两个孩子一个在上小学,一个在上幼儿园,父母无经济来源,李波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在安康这么多年,我觉得各行各业都很不容易,有时候创业不单单是为了理想,至少对我来说照顾好家人的生活就是我创业的最大动力。”李波讲。

华商报记者 程斌 编辑 吴宁

关键词: 工程建设 那个时候 最大动力 根据实际 经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