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大褂内一直穿着手术服、中午12点钟基本没下过班、送来的饭等吃的时候都凉了……这是在内镜室工作的消化内科医生寻常的一天。7月7日,记者在咸阳市中心医院见到了消化内科副主任王莎莎,刚刚结束完查房的她抽空接受了记者采访,之后她还有一场分享交流会要参加。

视频链接:【门诊故事】她白大褂内一直穿着手术服,时刻为病人病情所牵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天取了11个枣核,她不是在做手术就是在做手术的路上

王莎莎是院里最年轻的主任医师之一,她的生活几乎被工作填满,就连家也置在医院附近,“为了随叫随到,当时我们买房时就将这个因素考虑进去了,住的地方不能离医院太远。”王莎莎说,正是因为住的近,才能让她多帮助几名患者。

王莎莎回忆到,2016年的端午节最让她记忆犹新,“那一天,我在胃镜室取了11个枣核。”王莎莎说,上午6点钟,她接到了第一个电话,“从患者拍片子起,医院就给我打电话,等片子刚好出来,我就到医院了,直接就开始手术。”王莎莎说,那一天,她不是在做手术,就是在做手术的路上,“有时候刚做完一个,在回家的路上就会接到医院的电话,就又要返回医院,如此一来,我就干脆不回去了。”王莎莎说,直到凌晨两点,她才结束那天的工作。

“会不会觉得累”“不会,我觉得胃镜室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在这里我能看到人间百态。”王莎莎说,她告诉记者,她曾在患者的胃里取出过枣核、假牙等比较能理解的物品,也取出过压缩毛巾、钥匙、打火机等让人匪夷所思的物品,胃里出现的东西可以反映出患者的某个生活片段,作为医生便可以了解到患者的一部分生活。

王莎莎告诉记者,那位胃里有打火机的患者,曾在16年前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便吞了打火机,后来后悔了,就去医院拍片子,医生告诉她问题不大,“当时的医学技术达不到那个程度,所以没看到打火机。”王莎莎说,患者便再也没理会过此事,直到一次意外的检查,才发现胃里有一个打火机,“我们当时取出来时,打火机外层都已经腐蚀掉了。”王莎莎说,得知打火机出现在胃里的缘由后,不禁令人唏嘘,这便是他们在胃镜室里所面临的日常。

从医16年,遇见过许多不愿回忆起来的事

胃镜室只是她16年从医生涯中的一部分,在记者问到她从医16年来,有没有令她印象深刻的事情或患者时,她一开始告诉记者,“这么长时间,让我现在说,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随后,她陷入了沉思,犹豫了一会后,告诉记者,“从医这么久,怎么可能没有遇见印象深刻的事情呢,只是事情很多,回忆起来后就很难受”,说着,她便湿了眼眶。

王莎莎告诉记者,几年前有一位患者,她很年轻,只有40多岁,查出来是肝硬化,“她的肝脏条件使她只能保守治疗,所以她每年病发时,我们每次都是将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随后她会在医院住一段时间再回去。”王莎莎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四五年,“她每次来的时候吐血量都特别大,情况特别紧急,稍微晚一点都不行。”王莎莎说。

“直到最后一次,她再次被送来,家属也签了同意书,我们准备抢救时,她告诉我们不要救她了。”王莎莎说,这个手术需要患者高度配合,如果患者不配合的话,手术很难成功,“她告诉我们,这次救回来了,下次怎么办?家里负担不起了”,他们没能拗过患者,便和家属在床边看着患者吐血直到离开。她能理解患者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他们家本来是小康水平,生病的这几年,家里已经入不敷出了,她不想拖累家里人。”王莎莎说,自此她深深的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无奈,有些情况是她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的。

“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怎么让自己对这个职业继续充满激情”“做一场成功的手术,治疗好一名患者时是非常开心的,就会让你心情很好。”王莎莎说,就这样,她一路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副主任医师,直到现在的主任医师,她都走的极其坚定,这一部分源自她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我父亲母亲都是医生,我从小是在医院长大的,回到医院让我觉得很熟悉。”王莎莎说,另一部分源自她要求自己精益求精。

“她在工作中是非常敬业的一个人,就像我们早上8点上班,她7:30就到了,之后她会与医生们看一遍病人,一天忙完后,她下班前还会再看一遍危重病人。”与王莎莎共事15年的护士长安媚说。除此之外,她致力于将消化内科发展起来,“在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基础上,要把新的技术、理念、诊疗引入进来。”王莎莎说。

华商报记者 贾凡 编辑 牛佩瑶 朱国敏

关键词: 告诉我们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回家的路上 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