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6月19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父亲节,下午六点多,从大棚里走出来的李仕猛翻出手机,看着女儿发给自己的红包,想起了中午和女儿的约定,晚上要一起聚餐,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对于西山村支部书记李仕猛而言,西山村不仅是他的工作地点,同样也是他的家乡。李仕猛是1973年人,1995年从安康农校毕业,学校烟业知识的他随后在烟草公司工作。

2000年,李仕猛回到家乡西山村带头发展烤烟产业。“当时想着去外地可能很难做出什么成就,但是对家乡的工作我还是有信心的,也想为家乡做些贡献,西山村也比较适合农业发展。”李仕猛回忆道。然而对于当时的西山村来说,基础条件比较落后,村民们对烤烟也十分陌生,加上技术、资金、水资源缺乏等原因,烤烟产业没能发展成气候。

不过对于农校毕业的李仕猛而言,种植烤烟的几年也让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2008年,李仕猛开始发展养猪业,同年李仕猛也担任了村主任一职。他回忆道:“那个时候政策也很支持,就转型做养猪,加上乡村公路建设,我们就把相关的水、电、路这些基础设施也都搞了起来。”

据李仕猛介绍,曾经西山村下雨天道路泥泞人车难行,天晴以后挖都挖不动,村民们的农副产品往外销售都成了难题。李仕猛讲:“当时搞这些基础建设,不单单是资金问题,大家当时意见也不统一,我们就积极给做思想工作,争取把项目拿下来。”如今的西山村已经实现了13.4公里的道路硬化,以及从分散供水到集中供水,西山村也成了建民办唯一一个引用城区水源的村子,基础条件的发展也为李仕猛带头发展生态农业园区提供了支持。

在脱贫攻坚时期,李仕猛带头成立合作社、规划建设产业园,如今西山村的蔬菜基地、养殖基地、粮油基地实现了绿色循环……

“我觉得要带村民致富,产业肯定要做的,对我来说因为是自己亲手劳作,我对自己有信心,去年养猪虽然亏了100多万,但是我心里还是比较踏实的,因为我知道该怎么把产业做好、做强。”李仕猛介绍道。

村上的事总是琐碎而又细致,李仕猛来说,西山村构成了自己二十多年的记忆。妻子也会常常劝说李仕猛,但看到李仕猛每天呆在田间地头,最终还是选择支持和理解。“我还是有信心带着这班人把西山村搞好,不仅因为我是村支部书记,更因为我也是西山村人。”

村民李老先生今年已经84岁,其四个孩子均有了自己的事业。李老先生直言:“现在也没啥操心的,一天吃了玩、玩了吃,拿着钱去村头买米买面,一辈子吃穿就是这么过的。”据李仕猛介绍,2016年西山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为5300余元,2021年西山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经增长到了13000余元,如今全村600余户村民,全部居住的楼房。

华商报记者 程斌 编辑 吴宁

关键词: 村支部书记 基础条件 养殖基地 基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