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大荔县双泉镇西野鹊村的一片桃园里,传出了“咿呀那一哈……”的同州梆子唱腔,这是大荔县剧团一支文艺小分队在演出,果农一边疏果一边听戏,心情愉悦干活也更有劲头。
一个多月来,大荔县剧团主动创新文化服务模式,组建的4支文艺小分队分别走进田间地头、村头巷尾,演出近200场次,既传承了同州梆子也“种下了文化”。
疫情反复影响演出难以进行 创新将戏曲送到田间地头
近两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演出经常无法按计划进行,这让大荔县剧团团长何满堂很是发愁。“县级剧团发展的路子,到底是靠啥?”他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而最近他想出了答案。
今年3月,大荔县剧团打造了“党旗红、文旅融”党建品牌,常态化开展了“乡村振兴种文化”服务工程。
“我们团有30多个同州梆子非遗传承人。”他说,要把传承人的作用发挥出来,就要走出去。于是,剧团组建了党员带头的4支文艺小分队,走进田间地头、村头巷尾,给群众送文化、送演出。
3月16日,4支文艺小分队分头走进段家、朝邑、羌白、韦林等镇,利用群众在农田劳作的休息时间,给群众演唱喜闻乐见的同州梆子、歌曲,还表演了舞蹈等,拉开了“种文化”的序幕。
4月21日,在羌白镇寺前村的麦田里、葡萄园里,文艺小分队给秦腔戏曲《夜逃》、《王宝钏》、《都说边区好》等剧目,赢得了群众的阵阵掌声。同时,文艺小分队还联合农业、卫生、文化、科技等部门,利用演出进行惠民政策、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
“种文化”要让群众当主角 打造农村文化艺术根据地
在“乡村振兴种文化”服务工程开展过程中,文艺小分队还甘当配角,让群众成为文化的主角。
“乡村振兴文化赋能,说到底要用‘培根铸魂’的信念。”何满堂说,“我们唱得好不算好,群众人人都能唱得好才是真的好”,文艺小分队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演出时,常邀请爱唱戏的村民参与,“只有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才能让群众真正成为主角”。
文艺小分队在官池镇王马村的地头演出时,老人苗星义从演出人员手中接过板胡,为演员王团演唱秦腔《血泪仇》伴奏;文艺小分队走进羌白镇麦城村时,演员俱婷为村民乔爱红传授了表演技艺,随后俩人还一同演唱了《断桥》选段。
唱完后乔爱红高兴地说:“平时只能在电视上看看戏,学着哼唱两句,现在文艺小分队来到我家地头,还和专业戏曲演员合作唱了一段,心情美得很。”
文艺小分队演员冯明今年29岁,他说,这段时间和同事们一起深入田间地头演出,大家给予的掌声是给小分队最大的认可和鼓励,同时也收到了不少建议,为以后的演出汲取了“营养”,很是受用。
融入时代元素 让同州梆子焕发新活力
同州梆子也称老秦腔或东路秦腔,是发祥于大荔(古称同州)的古老戏曲剧种,以硬木梆子击节为主要特征,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隋,完整于唐,传播于明,盛行于清,被誉为中国梆子戏之鼻祖。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同州梆子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满堂一直在思考,同州梆子虽然有很多经典传统曲目,但如何在新时代让它焕发新活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要创新就要赋予它时代的故事和内容。”他说,近年来,剧团就结合当地元素创作了不少同州梆子现代戏,深受群众欢迎。其中,《黄河岸边枣花香》以安仁镇小坡村村支书薛安全带领村民治理盐碱地,种植冬枣脱贫致富的故事为原型进行创作;《三河人家》则把当地的带把肘子、九品十三花等美食,和猜拳的酒文化等结合起来,激发人们对美食大荔、美丽大荔的向往。
对于未来,何满堂说,以后要继续把“种文化”这件事做下去,让同州梆子等传统文化扎根基层、扎根乡村,为群众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也从群众在汲取更多的“营养”,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编辑 李悦 杨托
相关链接
雅俗共赏!大荔果农在果园里也能免费听大荔同州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