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命令,防控是任务,救助是责任。
3月7日,沈阳市大东区疫情首发之时,市民政局立即组成工作专班,带领全系统闻令而动、敢于担当、上下一心、履职尽责,坚持多维度发力、多渠道守护,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驾护航!
【提速度 增强救助时效与实效性】
关键词:建台账
摸清每一个封控、管控、防范小区困难群体底数。从最初全市9个重点管控小难群体进行登记记录,组织社区工作者、志愿者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形式与困难群体建立联系,传递着“我们在一起,困难告诉我”的温情与暖心!
关键词:发预案
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快速救助。市、区县(市)、街(乡镇)三级疫情防控期间临时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启动云救助服务,实施容缺受理,实现临时救助“即申即办”“现行救助后补手续”,增强救助的时效性!截至3月31日,全市累计投入临时救助资金129.51万元,救助困难群众956人次。
【升温度 转换救助形式利民惠民】
关键词:爱心包
即全市统一开展为封控区家庭送爱心包活动后,市民政局发出倡议,号召各区县市为高龄低保、特困、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体送上包括“口罩、创口贴、体温计、免洗外科手消毒凝胶、消毒湿巾、社区联系卡及居家隔离温馨提示、两邻线上活动宣传卡、疫情防控告知书在内”的疫情防控爱心包。目前,全市已经为困难群体送出了爱心包2万余份。
关键词:送果蔬
为积极鼓励困难群体响应市委、市政府“让城市静下来”的总动员令,切实解决蔬菜价格上涨为他们基本生活带来的影响,各区县(市)均采用不同方式开展了有特色的送果蔬活动。大东区准备了种类丰富的蔬菜、鸡蛋、牛奶、水果等20余车生活物资,铁西区敲响了6600户困难群体的家门连夜送出“暖邻蔬菜包”,沈河区向北站等11个街道办事处110户特殊困难群体发送精品蔬菜110盒。一盒盒果蔬的送出,一份份真爱的传递,困难群众真诚了道出了心里话“有了党和政府的温暖,面对疫情的倒春寒,我不怕”!
【拓广度 聚合多方力量参与救助】
关键词:搭把手
面对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困难群体,各区县(市)采取了多种形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沈河区风雨坛街道铝镁社区成立党员先锋队,为一些贫困户,常年患有慢性病行动不便,子女由于疫情的原因未能在身边照料的特殊群体送上基本生活物资。辽中区肖寨门镇组织村里工作人员每日给生活不能自理的独居肢体二级残疾人送去做好的饭菜,保证一日三餐有着落。
关键词:志愿红
市区两级民政部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慈善机构组成志愿服务队,践行“哪里需要,哪里就有这一抹志愿红”。志愿者们为困难群体捐赠物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心理小课堂、情绪疏导等等。和平区携手6家爱心企业等向浑河湾地区管控区域内的困难群体捐赠的生活保障物资2734件,沈北新区发挥社工服务站优势,协助社区解决百姓在疫情期间的急难愁盼,在生活保障、心灵关怀、家庭教育等多方面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
枝叶总关情,点滴见真心。全市民政系统在沈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界有识之士的支持下,面对人民群众因疫情造成的突发性临时生活困难,必将全力以赴、义不容辞,与全市困难群体共待疫霾消散,共迎春暖花开!
(二三里编辑 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