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天宫课堂”第二课终于在2022年3月23日下午15:40分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啦!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太空授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雏鹰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全体乐翔少年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在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与航天员们一起体验科学实验探索的乐趣。快来看看乐翔少年们都做了哪些地面同步相关实验吧!

太空“冰雪”实验 VS“人造雪”实验

造雪粉是高吸水树脂,一般可以吸收相当于本身体积100倍以上的水分。婴儿穿的纸尿裤里面就含有高吸水树脂,因此一勺造雪粉可以吸收40mL以上的水,变成了吸满水的晶体。

在量杯中倒入一勺造雪粉,再往40mL的清水中滴入2~3滴的色素。将色素用搅拌棒搅拌均匀。把有色素的水倒入装有造雪粉的量杯中。等待8秒,观察,水被全部吸收,变成了有颜色的“人造雪”。把量杯倒过来,“人造雪”也不会掉下来,因为水都被吸收了。同学还将人造雪制作成了不同的造型。

天宫液桥演示实验 VS 地面液桥演示实验

水是一种液体,气液界面之间存在着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好比有一层很薄的弹性薄膜一样。正是这样一层“虚拟”的薄膜,使得液桥的表面形貌得以维持,而不会“垮塌”。

由于表面张力很弱,所以在正常重力环境下形成的液桥尺寸很小,超过这个尺寸,液桥将无法平衡其重力而垮塌。而在太空中,重力几乎消失,表面张力可以大显神威,可以建立起很大尺寸的液桥。

伸出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在拇指中心滴一滴水,然后食指逐渐靠近拇指,直到刚好碰到水珠为止,我们的液桥就完成了。此时可以观察到,我们的拇指和食指直接连接起了一个液体桥梁,操作时要注意把握拇指和食指的距离哦!

天宫水油分离实验 VS 地面水油分离实验

水是极性分子,而广义上的油酯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所以水油不相溶。另外,油不溶于水,还因表面张力的差异造成的,油的表面张力小,水的表面张力大,所以水油不相溶。

准备好一个杯子,把清水倒入杯中,然后倒入适量的油,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观察到油和水倒在一起后是分开的,而且油总是在上面,水总是在下面。在油和水的溶液中放入适量的洗洁精后,观察到油变成小油滴,这些小油滴均匀分散悬浮于水上,看起来就像水和油真的混合在一起了。

太空抛物实验 VS 地面抛物实验

地球上或地面附近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重力作用,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抛出去的物体总会落向地面。

仿照宇宙飞船返回舱原理设计了立体缓冲装置,首先利用木制筷子、胶带、网绳等材料搭建了立体三角形结构支架,然后将绳网套住鸡蛋并固定在三角形支架交点处,这样三角形立体缓冲装置就做好啦!即使在高空把鸡蛋抛出,也能保证鸡蛋完好无损的落回地面。

在未来的日子里,雏鹰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将继续践行“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理念,用科技知识丰满乐翔少年们的羽翼,让他们长大后像航天员一样去探索浩瀚宇宙,发展祖国航天事业,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航天强国,实现未来的航天梦!向航天人致敬,也向梦想致敬!

关键词: 表面张力 实验小学 教育集团 太空授课 极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