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玩的,都是一种“你在第二层,以为我在第一层,其实我在第五层”的心理游戏。

-------------

那天,我正在网上闲逛,随手点开了一个题为“你还记得最后一次做数学题是什么时候吗”的水贴。点开之后,不出所料,满满都是各路网友对高中与大学时光深情或不深情的追忆。然而,说来好笑,面对这个问题,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去年“双11”我和家人为了各种优惠券、满减券、某某券绞尽脑汁,以至于大脑宕机的窘态。

当时,我反复计算了一遍又一遍,还是不敢确信,自己找到的方案到底是不是能享受到最多优惠的“最优解”。一时间,我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毕业工作太久,我的智商发生了退化,连最擅长的计算题都不会做了。不过很快,我的这份忧虑就在朋友圈中,通过和同龄人的对比得到了排解。

原来,在各种网购优惠面前“算不清账”的,远不仅是我这一个。就连我那个曾经在各种“奥赛”中傲视群雄的高中同学,也在“双11”这道关卡面前不幸“折戟”,只能在朋友圈里吐槽。最终,经过推理,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错综复杂、叠床架屋的优惠系统,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让买家弄明白的——简而言之,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越是深陷其中,被搞到怀疑智商,这场提前预热的购物活动就能收获越多的讨论与热度。相比之下,具体的优惠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反倒不是平台和商家的重点。

如果说经过这一番折腾,大家最终都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心仪商品,那这样的活动,倒也不失为一项可以调剂生活的乐子。遗憾的是,每年“双11”后,我都会心痛地发现,总有那么几件自己费尽心思计算优惠,然后守着晚上12点准时抢购的商品,最后竟然比常规渠道没便宜上几块钱。

当然,说句公道话,我从来没遇到过“双11”反而涨价的商品,商家确实信守承诺,让我至少占到了1元的便宜。但一想到我为这点优惠浪费的脑细胞和感情,我总还是觉得有些不是滋味。也正因如此,我才在之后年复一年地告诫自己:“双11”购物之前一定要认真比价,最好在活动开始前一两个月,就提前观测价格波动,否则难免遇到诡计多端的厂商,叫人玩上一手“先升后降”的障眼法。

一直以来,每当社会围绕“双11”之类的购物节展开讨论的时候,舆论场上最不缺的声音,就是“理性购物”这4个大字。然而很多时候,不是消费者不想理性,而是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促销信息让消费者一边“自以为理性”,一边着了商家的道。很多时候,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玩的,都是一种“你在第二层,以为我在第一层,其实我在第五层”的心理游戏。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常常是算了又算,自以为靠着智慧占尽了便宜,实际上却从未跳出商家的掌心。面对这种情况,仅仅喊上几句“理性消费”的口号,未必能让大家理性多少。只有参透个中就里,一边在内心接受“买的没有卖的精”这个既定事实,一边按照自己的需求“佛系购物”,不以优惠多而喜,不以优惠少而悲,才能跳出这种一层套着一层的循环。

倘若要我列出一个“双11不买清单”,我大概什么都不会专门列上去。道理很简单——我们终究要搞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只有需要买的东西,才值得我们去买,而不是一到“双11”这样的购物节,就仿佛着了魔一样去买一些并不需要的东西。“双11”能搭上便车,趁机买些相对便宜的好货当然不错,但倘若为此浪费半天感情,最后不仅没得到多少实惠,还添置了一堆自己用不着的东西,那又何必呢?

(杨鑫宇)

关键词: 跳不出商家的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