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为电影注入灵魂

一部成功的电影往往有几段深入人心的配乐。当经典旋律响起,影片中难忘的画面就会浮现在眼前。

意大利作曲家、电影配乐师埃尼奥·莫里康内,被称为“电影音乐灵魂诗人”,在60多年职业生涯中,参与创作了500多部电影配乐作品,其中不乏《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等经典电影。这些动人乐曲,不仅为影片锦上添花,更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被人们所铭记。

配乐:独具匠心 成就经典

1928年,莫里康内生于意大利罗马,父亲是一名爵士乐小号手,擅长多种乐器。在父亲的熏陶下,莫里康内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音乐天赋,6岁能谱写简单曲调,12岁便进入圣塞西莉亚音乐学院学习小号,不到两年学完4年的课,随后又继续完成了古典音乐创作和编曲课程。

毕业后,莫里康内先从事管弦乐和室内乐编曲,并负责为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做音乐改编,后凭借电视台工作积累的人脉,逐渐转向剧场,开始为戏剧创作音乐。几年后,莫里康内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配乐,自此踏上影视音乐创作之路。

1964年,莫里康内与小学同学、当时已是导演的赛尔乔·莱昂内意外重逢,两人开始携手,合作的电影多以黄沙漫天的美国西部为背景。为更好地展现这类题材电影的特色,莫里康内创造性地运用非乐器音乐元素,将动物叫声、钟声、蒸汽机车轰鸣声等生活中常见的声音融入音乐,采用多重配器拟音构造配乐。漫不经心的口哨声、粗犷洒脱的小号声、和缓悠远的口琴声……种种元素勾勒出自然景观的空阔辽远,乐曲独有的粗粝质感令人难忘。

自20世纪80年代起,莫里康内和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先后合作了《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西西里的美丽传说》3部电影。莫里康内更加娴熟地运用不同乐器的组合,传递隽永细腻的情感,借助动人旋律的烘托,让电影场景印入观众脑海。在《天堂电影院》中,以管弦乐为背景的一段单簧管演奏,深邃悠长,深情诉说着爱情的美好。《海上钢琴师》的配乐以钢琴为主,搭配管弦乐和室内乐,演绎了一段浪漫的海上传奇,令人陶醉。《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丰富的配器手法则为影片渲染出不同的情绪色彩,舒缓的旋律、低沉的曲调,恰如主人公对命运的叹息。而交织的小号,体现出她坚毅不屈的性格。

这3部作品的主题都与告别有关,告别少年、现实、纯爱。创作过程中,莫里康内将电影艺术的变迁、社会时代的更迭以及自身的人生体验融入乐曲,旋律带着浓郁的怀旧,流淌着淡淡的哀伤。以《天堂电影院》为例,在结局一幕,重回故乡的老年多多坐在放映室,目睹忘年挚友、放映师艾费多留下的遗物。在配乐《爱的主题》的映衬下,多多看着艾费多精心剪辑的胶片影像,陈年往事随着光影流转。旋律由单簧管引出,寓示着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之后,长笛渐入,烘托起抒情的气氛;当最后一个镜头慢慢淡出,背景音乐又转为轻扬的小提琴,传递出主人公对生活的感悟与释然。

凭借大量经典曲目,莫里康内曾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特别成就金狮奖、格莱美奖、金球奖等诸多奖项。2007年,79岁的莫里康内获得第七十九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他在致答谢词时说道:“我还会继续进行电影、音乐和演唱会的创作!”

创作:源于社会 服务生活

进入21世纪后,莫里康内逐渐减少了电影配乐的创作,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音乐会和古典音乐的编曲。他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在为电影配乐时,也从未放弃对古典音乐的追寻。在其配乐作品中,有的改写自德国作曲家巴赫的《d小调赋格曲》前奏,有的隐约可见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和《月光奏鸣曲》的影子。不仅如此,莫里康内也热衷于将对位法、不协和音程、调性音乐等古典音乐创作手法运用于电影配乐。

正是对古典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性运用,造就了莫里康内天马行空的配乐风格。他对爵士、流行、摇滚、电子、意大利民族音乐,甚至先锋乐派都有所涉猎,丰富多样的配器尝试极大地丰富了电影音乐的语汇。

多年的作曲经历让莫里康内逐渐意识到,每一种类型的音乐都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面镜子。古典音乐和电影配乐,都是个人对社会和生命感悟的集合,只是表现手法略有不同。无论音乐形式如何,都应服务于民众和生活。

2010年,莫里康内被授予保拉音乐奖,组委会在给他的颁奖词中写道:他的音乐将我们的生命带到另一个层次,让点滴生活转化为电影场景;他创造出新的音乐类型,改写了半个世纪的电影音乐,同时启发了众多音乐家,影响范围包括流行乐、摇滚乐以及古典音乐。

2020年7月,莫里康内与世长辞,享年91岁。他一生以作曲为事业,将抽象的音符与具象的影像连在一起,用音乐为电影注入灵魂,让音乐跳出影片成为永恒经典。在他与电影互相成就的音乐生涯中,相对于“电影配乐大师”的头衔,莫里康内更钟情于“作曲家”的身份。在他口述自传的最后,采访者问道:“假如100年后,你的名字出现在一本百科全书上,你希望如何被定义?”他沉默了一会儿,微笑答道:“作曲家。”

关键词: 音乐 电影 注入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