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院落更新,由院儿里的居民提需求、谈意见,大家都点头同意才能开干。今年,东城区选取试点平房区院落进行“微整治”,打造一批风貌古朴、环境宜居的“美丽院落”,需求征集、屡次踏勘、意见征集、方案确认……整个过程都请居民唱主角。
上周六下午三点,朝阳门南小街205号院,一场关于院落提升方案的大讨论如火如荼。
“大爷大妈们,经过去年至今的四五次讨论,今天我们把最终方案带来了,再次征求您几位的意见。”最先起头的是朝阳门街道责任规划师惠晓曦,一边说着一边举起展板。在他旁边,是老张、老于、老刘和孙姐等几位住户代表以及院落设计师共十几个人。都是打了好几回交道的老熟人,大家也不坐,在院中央围站一圈便开聊。
205号院坐落在车水马龙的朝阳门南小街上,是一座居住了14户的大杂院。虽说是红门青砖灰瓦,但院里房屋老旧,路面破损,居住体验不佳。增加厕所和公共休憩空间、提升宜居指数,是老住户们眼下最期盼的事儿。
增加污水初级处理设施,改造院内下水管线,为引入户厕预留条件;划定自行车停车区;设置休憩廊架……在提升方案上,设计师将居民们的心愿化成了8条具体实施内容。
“装上厕所,是我们最大的需求,这条必须得优先。”老张快人快语,一上来就直接吐露心声。话音未落,惠晓曦点头道,“是的,所以我们今天也请来了净化槽厂家,具体怎么装,请他们给咱解释解释。”
“诶,我先插一句,我们这院儿管线老,要装下水可不容易,会不会和‘上水’打架?你们得先搞明白喽。”按照孙姐指引的方向,厂家工作人员拿起铁钩勾起前院儿的井盖,只见地下一米处,一排上水管线纵贯院中,管道上的水表旁还有许多锈迹。
围着井盖,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起来。有的说得找自来水公司改表,有的说产品维修期已经过了,没法改,还有的说下水管线要做,必须得挪表……约莫一个钟头,大伙儿达成一致意见:要为引入户厕做准备,必须得优化院内上水管线及表井位置,解决上下水交叉污染问题。
“得把这条也写进提升方案里。”居民们建议。打开电脑,惠晓曦一字一句敲上去,并重新打印了设计方案,交到大伙儿手中。
居民意见被采纳、设计方案接地气,设计团队和居民们越聊越融洽。“有个公共空间好,让我们老哥儿几个喝喝茶、聊聊天、抬会儿杠,挺好。”老张说笑。“诶,这廊架上种什么啊?”老刘插话道,一个声音回答,“葫芦、丝瓜、葡萄,您乐意种什么就种什么。”话音刚落,孙姐朝着老刘笑语道,“我们还得认养呢,别到时候偷懒哈,你管种!”众人捧腹,大家越讨论越开心,对美丽院落的憧憬越浓烈。
时针指向5点,讨论会接近尾声,老住户们挨个拿起笔在方案确认书上签字。“我们一起照张相吧!”一位居民提议,设计团队和居民们集体竖起大拇哥合影留念。相信不久后,这座老院落就将重新焕发生机。(本报记者 李瑶)
关键词: 老院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