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已建成12处公益性零工市场,可容纳3.5万名灵活务工人员进场求职,将提供集中供需匹配、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权益保障等服务。此外,越来越多的“线上版”零工市场正在陆续启用,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实现智慧就业——


(相关资料图)

青岛零工市场“变形记”

马路边上、天桥底下、汽车站附近,一群人簇拥在路边,不时往马路上观望。看到有车靠近、减速,大家立马跑着上前,将车辆团团围住,询问是否招工。

这是不少人记忆中的零工市场。谁要找人干活、谁要找活干,都往这跑。不过这样的聚集,也带来不少麻烦:拥堵、占路,妨碍道路通行不说,还会造成很多安全隐患,扎堆抢活儿,还可能因为缺乏管理与规范而产生纠纷。

作为居民灵活就业和企业灵活用工的主要物理空间,零工市场的规范和发展,不仅是增加包容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的必要途径,也早已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这些现实需求都迫切要求零工市场“转型升级”。正因如此,青岛的零工市场“旧貌”正在逐步改变。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12处公益性零工市场,总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5万灵活务工人员进场求职。

越来越多的零工市场正在从“马路边”发展到“市场里”,甚至是“手机上”,不仅越来越规范,也让灵活务工人员找工作越来越便捷。

从马路边到市场里,零工市场新升级

从胶州汽车总站走出来,海尔大道与胶州东路交界处东北侧,一张“胶州市零工社区”的红字招牌清晰可见。往里走,很快就能看到待工大棚内聚着一群人。走近一瞧,不断滚动显示的屏幕上实时更新岗位和工种招聘启事。

新建成的胶州市零工社区待工大棚里,根据工种设置了不同分区。

新建成的胶州市零工社区待工大棚。

“我听说这里新开了个零工市场,过来看看能不能找到工作。”一个鼓囊囊的大包、一兜卷得紧紧的铺盖是林峰随身携带的所有行李,他是一名钢筋工,今年刚从老家济宁出来打工,“以前我都在老家找活干,前些日子听工友们说青岛活儿多、工资也高,所以就想着来这边看看,我是个钢筋工熟手了,不怕找不着活儿干。”

“我前段时间失业了,想再找个工作,能帮我看看吗?”在零工社区大厅内的综合服务区,孙平直接向人社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求助”。“我有电焊证,想找个一个月七八千元的工作。”

不一会儿,窗口工作人员就找到了一份匹配度颇高的工作,“这有个电力设备公司,需要焊工20名,月薪七千元到1万元,给缴纳五险,还提供免费午餐,您看看。”窗口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孙平介绍。

“问你们真是问对人了。”拿到招工企业信息,孙平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对方,并约定第二天去企业“试工”。“真没想到,这工作找得这么顺利。”孙平笑着说。

胶州市零工社区建成之前,是怎样一番情景?“碰运气!”这里的“常客”、水电工隋国良说,“以前就是在胶州汽车总站的马路边,等雇主的车来,喊一嗓子‘瓦工、电工,10个人,有没有想干的?’大家就全拥上去了。”隋国良说,赶上天气不好,或者雇主少,一个多星期找不上活儿,那都是常事儿。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这里2000多平方米的服务大厅和待工大棚,各类工种的工人分片划区,不用再担心马路上的安全问题,而且阴雨天也不怕。最关键的,在这里除了可以在待工大棚等临时招工的老板,还可以根据所具备的技能资格、工资需求,让招工大厅里的人社工作人员帮你找工作,省劲儿多了。”隋国良说,现在找活比以前容易了,不管是临时零工,还是长期岗位,在这都能找到。

在胶州市零工社区大厅综合服务区,人社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现场为灵活务工人员“排忧解难”。

在胶州市零工社区大厅综合服务区,人社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现场为灵活务工人员“排忧解难”。

正如隋国良所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灵活务工人员找工作大多通过自发形成或市场机构办的零工市场,常常存在着渠道狭窄、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困难等问题。去年底,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的通知》,明确表示要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立零工服务专区,动态调整服务大厅开放时间,免费提供零工信息登记发布和求职招聘服务;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改造利用闲置建筑,搭建必要服务设施,科学规划布局零工市场。

2022年11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等7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青岛市“零工之家”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着力打造服务功能齐全、服务方式灵活、服务模式多样、保障体系健全的服务品牌。随后,又在去年年底研究出台了《青岛市“零工之家”规范化建设与服务管理标准(试行)》,规范和明确建设选址、建设项目、设施配备、服务功能、运营管理等,对“零工之家”品牌标识采取全新设计,统一主题、统一标志、统一元素,更加方便群众辨识。

近日刚刚发布的《青岛市稳定和扩大就业促增收促消费促增长行动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实施灵活就业支持工程,开展“一区(市)一家”公益性零工市场标准化建设,免费提供零工信息登记发布和“即时快招”服务,“零工之家”建设情况、服务绩效纳入就业补助资金转移支付分配因素。

伴随着一系列支持政策、建设规范的出台,青岛的零工市场正在加速迭代升级。

“零工市场对稳就业、促就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希望通过多元提升零工市场服务维度,确保岗位信息高效匹配,为零工群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同时,我们希望通过打造‘零工之家’服务品牌,给予零工群体更多关心、关爱,为他们提供家一般的温暖服务。”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市场服务部部长华慧介绍,作为服务用工主体,相关部门会及时围绕企业招聘需求,提供政策服务、定向招聘活动等支持,同时也为求职者提供洽谈调解、生活便利、技能培训等服务。

灵活务工受“偏爱”,就业“蓄水池”活了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灵活就业群体不断扩大。由51社保发布的《中国企业社保白皮书2022》显示,相比2021年,2022年企业全职员工占比出现较明显下滑。而企业使用派遣外包员工、兼职人员等灵活用工方式占比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选择派遣外包员工的企业比上一年增加了7.2%。在50人以下规模的小微企业中,上述多种用工方式非常普遍。

根据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早在2020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就已达到约2亿人,占总就业人口约26%。在我们身边,似乎越来越多的人不把做一份稳定工作当成唯一选项,灵活就业已成为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稳定员工确实是企业的主力军,但在扩大生产规模的时候,零工的补充作用不可忽视。”青岛茂林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胡美香说,前阵子企业拿到了一个“大单”,既有的稳定员工马力全开也没法在交货日前完工,这时候,企业对零工的需求就特别急切。

尽管稳定员工的忠诚度、工作效率、生产标准都更符合企业需求,但零工也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

“因为稳定员工、零工的工资计算方式不一样,虽然稳定员工保障更多,但零工更容易赚到‘快钱’。”青岛蓝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鲁峰表示,由于工资算法的区别,越来越多人选择做零工,在各个企业之间流动。

“以前进工厂工作,不管有活没活,一干就是一年。现在有了人力资源公司的中间服务,企业在用工形式上,传统入厂工人开始转变为灵活用工。”何鲁峰表示,很多行业用工都有淡旺季,这个行业有淡季,但别的行业有旺季,这批工人就可以去用工需求旺季的行业。这样,对求职者来说,一年中有多次选择机会,更灵活了。而且这种灵活用工方式,既兼顾了个人需求,也能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此前灵活务工市场大部分是招聘家政人员、酒店服务人员、保安等纯劳务类、体力类用工,从今年开始也有了像制造企业叉车工等技术工种,甚至是智能制造类工种,而且在慢慢增多。”何鲁峰说。

企业用工需求不稳定,直接高价招进大批稳定员工,显然也不是明智之举。在这样的情境下,企业如何才能保障、扩大生产?这就离不开持续地引入零工,保持人员流动的动态平衡。

“我们现在正打造的新型零工市场,就是要搭建起一座‘桥梁’,让双方的需求都能及时满足。让想求职者就好业,也让用工者不会无人可用。”华慧表示,规范化的零工市场,起到的就是为企业、个人持续“引流”的作用,持续提供就业机会,能让各类求职者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不仅如此,我们的零工市场同时也是零工群体的‘保护伞’,规范招聘行为,保障零工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打造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并在出现纠纷时提供调解、监督等服务。”华慧说,下一步,线下零工市场的工作重点,将会落到促进困难群体就业,开展技能培训、政策推介等方面,以全面提升零工市场的服务能力。

现在的零工市场不再只是求职、招聘的地方,还将逐步转化为集中供需匹配、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权益保障等全要素全过程的综合性服务场所。当零工找工作越来越便捷,能够良性流动,这个吸纳就业、助推企业发展的“蓄水池”也就活起来了。

从“线下”到“线上”,云端平台“零工零距”

一头连着用人单位,一头连着零工群体,零工市场作为重要的供需“桥梁”,关键不在于规模的大小,而在功能的发挥、服务的便捷。

如何才能积极发挥当地零工市场稳就业、促就业作用,青岛在“统一规范”外,鼓励“特色动作”,各区市因地制宜、盘活资源,拿出“高招、绝招”,多元提升零工市场服务维度,确保岗位信息高效匹配,为零工群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

如今,青岛各地的零工市场正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市北区设立新市民大学,配有可容纳180人的技能培训教室和电视、投影仪、数字放映机等设施,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灵活务工人员提供培训场地;

李沧区建立“零工食堂”,为灵活务工人员和招聘企业提供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

平度市设立“零工之家”调解室,由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劳动保障监察局等部门处理灵活务工人员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纠纷;

莱西市发挥企业用工专员作用,为灵活务工人员和重点用工企业“牵线搭桥”;

……

线下零工市场不断更新,依托人力资源市场、“零工之家”打造的“线上版”零工市场也陆续启用。

打开“智找活”手机小程序,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村民王泽红根据自己的定位,及时搜索到“就近”的几条招聘岗位信息,很快她就看好了家门口的一家企业的车间操作工工作。

西海岸新区这款灵活就业用工平台“智找活”,打造起一个“线上零工之家”。通过大数据算法,这个“线上零工之家”平台可以快速实现人、岗智能化精准撮合匹配,供灵活就业人员根据自身技能情况就近就地找工作,促进闲置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智慧就业。

“求职者通过手机登录平台后,平台会自动定位、搜索并推荐方圆10公里以内的岗位信息,当地的招聘企业也能快速地找到需要的人员。”西海岸新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线上零工市场”的搭建,不仅方便了求职者,也让不少招聘企业省心办大事。

“之前我们就因为人力不足损失了2000万元的订单。”胡美香说,她所在公司以生产制造汽车、摩托车、农机、船舶、工程机械及液压气动等行业所需的各类橡胶密封件为主,订单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用工成为限制其发展的最大问题。“之前招人,除了在求职网站发布信息、参加零工市场组织的线下招聘会外,我和同事们还得‘潜入’各大微信群发布信息。”胡美香说,企业之间“抢人”也很激烈,所以传统招聘方式的效果有限。

不过有了“智找活”平台,胡美香的工作量大大降低。从注册账号、发布招聘信息,到接到应聘电话,她只用了不到1个小时。“两个月内,我们就通过该平台,零成本招聘了10名职工,效果远远超出原有的招聘方式。”胡美香说。

“经过前期对部分零工人群的摸底调研,发现他们对就近求职的诉求比较大。”西海岸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找活”平台主打“家门口的就业”,让社会闲散群体、困难零工更便捷地就业。

当然,除了西海岸新区的“智找活”,城阳区与58同城合作,建设了“58有活”线上招聘小程序,目前通过第三方机构登记在册灵活务工人员1.2万余人,全面覆盖了城阳区零工市场求职招聘的个人和单位;市北区建成了青岛市(市北)灵活务工市场信息港,统筹线上线下资源,实现求职洽谈全程信息化管理;市南区创新开发“市南零帮帮共享经济平台”微信小程序,构建岗位“发布—推送—匹配—反馈”供需对接闭环机制,真正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全天候、不打烊。

数字化技术为零工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为企业推荐更合适的人选,保障零工和企业的需求得到及时满足。“未来,线上将是零工市场保障用工需求、推动灵活就业的‘主战场’。”华慧表示,下一步,青岛将继续提升全市零工市场信息化服务水平,链接全市线上线下岗位信息资源,创建青岛市“零工之家”电子地图,打造具有青岛特色的“零工之家”服务品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首席记者 任晓萌 文/图)

青岛零工市场 加速迭代升级

建设“零工之家”:开展“一区(市)一家”公益性零工市场标准化建设,免费提供零工信息登记发布和“即时快招”服务

打造新型零工市场:为企业、为个人持续“引流”,搭建起用工者与求职者之间的“桥梁”,成为集中供需匹配、技能培训、创业指导、权益保障等全要素全过程的综合性服务场所

启用“线上零工市场”:可以快速的实现人、岗智能化精准撮合匹配,供灵活就业人员根据自身技能情况就近就地找工作,也大大提高了企业招聘效率

“智找活”线上零工之家,可以根据求职者的地理位置推送“就近”家门口的工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