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27日讯 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合唱节、诗词文化节、志愿服务节、实践劳动节、法治文化节……三年里,岛城中小学生一定都参加过这样的节日或者活动。三年里,“十个一”项目成为青岛市中小学生中的热词,“十个一”项目成为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今天,市教育局召开发布会,介绍青岛市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十个一”项目实施情况。

2018年11月,青岛市研制出台了《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十个一”包括学会一项体育技能、掌握一项艺术才能、精读一本书等。经过三年的实践,全市中小学校100%开展了“十个一”项目,全市98%的学校结合传统和特色,在实施“十个一”项目的基础上,进行了多个项目的丰富拓展;学生参与“十个一”项目,七项参与率超过90%;全市99%的学校每学期能够面向社会和家长进行多种形式的“十个一”项目宣传引导;95%的家长参与过学校组织的亲子共读、阅读沙龙;“十个一”项目实施的家长满意度达94%。

科学策划 让五育并举“好落地”

我市全面梳理五育并举重点任务,精心设计“十个一”项目内容。引导区市和学校将“十个一”项目与地域文化、学校传统、学段特点、专业特色紧密结合,每校设置不少于7项的必修项和选修项,有余力的学校提出创新项,形成“必修+选修+创新”的项目实施推进模式。

在青岛市城阳区第二实验中学,学生在学校就可以学攀岩、学习皮划艇、认识中草药……这些改变源自“十个一”项目的精准实施。为解决初中生学习任务重、课余时间少的问题,学校先后建设了攀岩壁、海洋馆、校史馆、传统文化馆、14000平方米体育综合基地、和乐农场、中医药种植园、校园法庭、演讲朗读亭等19个“十个一”项目主题场馆,配有皮划艇、射箭器械、中草药试验田、农具展厅、拉坯箱、智能阅读机、巨幅手工装置展等百余项专业设施。

系统实施 让五育并举“高质量”

课堂是教育行为实施的主阵地,“十个一”项目和课堂紧密结合,走进课程。

全市中小学在“十个一”项目体系下自主设计项目540项,纳入校本课程的项目3200项,建立校本教材3100册。全国首套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共计21册的《劳动教育(实验)》指导丛书在青岛出版,覆盖学生47万人。“十个一”还融入课后托管服务,《三点半实践教育丛书》6套39本,丰富了课后托管活动内容。

高中的学生,学业紧张,但青岛二中图书馆的数字显示,全校学生人均年阅读量达30本。政治学科荐读《苏菲的世界》、历史学科荐读《曾国藩家书》、生物学科荐读《生命是什么》等名作。地理、物理、化学学科每年组织学生开展海洋主题研学旅行活动,深挖青岛本土海洋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到海边去、走进研究所去,研究潮汐、新能源、环保、新型制药等小课题。数学学科每年组织学生在校园和社区开展建筑测绘与义务劳动,指导学生用数学技巧测绘建筑、用辛勤劳动保护建筑……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将“十个一”有效融入课程,保证素质教育常态化、浸润式、持续化开展。

资源支撑 让五育并举“有保障”

每个区市和学校都有独特的教育资源。比如市南区教体局利用区内资源,将美育课搬进美术馆、博物馆,让学生感受艺术氛围。海洋研学、名人故居研学、博物馆研学、里院研学、老字号研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等让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形成有效衔接。我市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十个一”项目资源平台,为“十个一”项目实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目前市、区、校三级专家库通过社会资源导入、组建片区联盟、学校帮扶结对等形式吸纳校内专业教师3200名、社会兼职教师4700名,有效解决了师资不足问题。

“十个一”项目效果如何?为了有效评价项目实施效果,我市启用全市“十个一”信息系统,该系统以全市中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发展情况为主体,记录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情况,记录学生、教师、社会等多渠道的多维度评价,该系统现注册量已达50万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关键词: 项目实施 中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