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是一场长跑,我们需要从书籍中汲取力量。“财顾荐书”栏目每期一位主理人,负责向大家推荐一本经典书籍。
本期推荐的书目是《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作者是日本知名社会观察家三浦展。
以下为推荐正文,希望大家阅读愉快,有问题也欢迎留言交流。
(资料图片)
看到“下流”二字,可能不少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贬义词,甚至有骂人的嫌疑。不过就是这样一个颇具争议的词汇,却被日本学者三浦展用来描述日本的社会现状,着实是令人耳目一新。
这本《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面世于2005年9月,在日本一经推出便轰动全国,成为当时日本最畅销书籍,并引发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三浦展在高度发达的日本社会中,敏感地嗅到一丝不一样的气味——看似稳如磐石的中产阶级,其实正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处境。因为在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高度盛行的时代,在IT精英和商界名流醉心于高档时髦的都市生活的同时,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力气攀登到山的最高峰?”
在三浦展看来,一些原本被认定为社会未来中产阶级的人们,却在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失去了向上发展的欲望,甘于居于自己圈层的最低处,这群人构成了一个全新的阶层,便是所谓的“下流社会”。
按照作者三浦展的原话:“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就职难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真可谓苦不堪言。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少人宁肯不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
进一步讲,所谓的下流社会,指代的是那些工作生活热情、学习意愿和消费意欲都低下的年轻人,他们普遍缺乏上进心和人生斗志,生活状态松松垮垮,并且不再追求中流阶层的生活方式,也不关心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只是无欲无求地度过每一天,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这种状态似乎像极了当前的流行词“躺平”。
顺便提一句,三浦展在书中给出了12个衡量标准,如果符合了其中一半及以上,就达到了“下流阶层”的标准:
1、年收入不足自己年龄的10倍;
2、不考虑将来的事情,只想快快活活过好每一天;
3、觉得人应该活出自己的色彩;
4、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5、事事嫌麻烦,不修边幅,生活不规整;
6、喜欢独处;
7、生性朴实,不喜欢表现,不出众;
8、服饰不追逐潮流,买基本款即可;
9、觉得做饭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10、经常吃零食和快餐;
11、呆在家中玩一天电脑或手机上网,不感到厌倦;
12、未婚(男33岁以上,女30岁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书中所说的下流阶层并不等同于底层,后者更侧重于那些相对贫困的弱势人群,而下流阶层则是接近于“中流阶层的下层”,他们在物质上并不贫困,只是对于工作生活的热情和态度发生了转变。
为什么会出现下流社会这一阶层呢?三浦展认为,这与日本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有着深刻联系,主要涉及到劳动市场的不稳定、教育制度的不公平、消费文化的冷漠等。
比如在劳动力市场方面,日本长期奉行的是终身雇佣制,这也造成了日本此前相对封闭的劳动力市场,然而全球化的加剧以及信息化革命的来袭,客观上要求日本劳动力在技术和技能上能够快速迭代,这也在客观上暴露出终身雇佣制的弊端。随着终身雇佣制的逐渐被打破,年轻一代面临就业时便衍生出一种不安全感。而另一方面,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也在倒逼用人企业不断缩减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灵活用工制度,如雇佣临时工、派遣工等等,对于年轻人来说,显然是无法像终身雇佣制那样享受到稳定的收入和福利,也少了很多职业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如此一来,不少年轻人便滋生出一种“佛系”心态:既然工作和职业方面,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有所突破,又何必过分强求呢?久而久之便步入了下流社会的行列。
诚然,下流社会虽然不能简单地以好或不好来加以评判,但其中的消极思想总归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发展向前。三浦展亦是如此认为,他称下流社会是一个严重威胁日本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他鼓励年轻人放弃“反正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的想法,不要陷入绝望或是放弃自己,而是应当重拾斗志;他还建议各方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想方设法地改善年轻人的就业环境,提高年轻人的教育水平,培养年轻人的生活热情,激发年轻人的社会参与,从而让他们摆脱下流社会的困扰,重拾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必须承认,《下流社会》是一本极具洞察力与警示性的书,它揭示了日本社会中罕为人知的另一面,引发了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广泛思考和深入反思。更有甚者,书中阐述的种种现象并不是日本独有,其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正面临着类似的境况,因而更具有研读价值。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无法将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抽出时间来好好读一读,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