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来从河南来商洛经商,后来便在此安家落户,成为了地道的商州人。事业有成,家庭和睦的他感恩于这座小城,感恩这座城市给予过他帮助的人,于是他便加入了商洛彩虹公益中心和曙光救援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这座城市,他就是邓炎,在今年3月份被评为2022年度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业低谷时来到商州
有成就后他选择成为志愿者回报这座城市
邓炎今年42岁,在商州经营着一家牛羊肉批发零售店,原本他只是个普通的个体经营户,从5年前开始,他慢慢多了两个身份——商洛彩虹公益中心志愿者和商洛曙光救援队队员。
戴个眼镜,身材高大,笑起来很憨厚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初见邓炎时,他正准备给曙光救援队的车辆贴车标。“来了啊,先坐会儿。”他用夹杂着河南口音的普通话和记者打了招呼,记者这才知道他是河南人。
邓炎告诉记者,他原籍在河南南阳,2009年遭遇了事业低谷,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商洛,就不自觉的喜欢上了陕南山区这个美丽的城市,在当地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他重新创业,后来便在商州安家落户,成为了一个地道的商州人。
“现在我可以说事业小有成就,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一家人和睦幸福,我很感激这个城市,也很感谢曾给予我帮助的人,心里就一直有个想法——想找机会回报这城市。”邓炎说,在朋友的介绍下,2018年他加入了商洛市彩虹公益中心,2020年了解了曙光救援队的感人事迹后,又加入了商洛曙光救援队。
看到民警的回礼和群众的“大拇指”
他说一切付出都值得
当志愿者后的第一次活动,邓炎始终记忆犹新。那是他第一次跟随彩虹公益的队友们去参加活动,目的地要开车几十公里后,还要再步行数公里,来到村里后,看到一个已经白发苍苍、拄着拐杖,身材佝偻的老人在照顾另一位久病卧床的老人,他们的房间比较杂乱,因为做饭的缘故,家里的墙壁被熏得黝黑,屋子里基本上没有像样的电器,那个景象深深地震撼了他。后来他们帮助老人打扫房间,拍照留念,大家还一起捐钱给老人买了米、面、油等。离开的时候,他还悄悄往老人的桌子上放了200块钱。
“老人一直拉着我们的手说感谢,那种质朴的话语,那种景象真的让我难以忘怀,200元钱是我的一点心意,只想让老人们的日子稍微好过一点。”邓炎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活动的亲身感受,也是激励他一直做公益的动力。
最让邓炎印象深刻的事发生在2020年,那年他刚加入商洛曙光救援队不久。那年7月,全国持续大雨,国家启动洪涝灾害一级响应,陕西曙光救援总队接到安徽芜湖市政府的救援请求后,组织了100多人的救援队伍连夜赶赴芜湖,协助当地政府疏散群众,转移物资。他积极报名,有幸参加了救援第一梯队。
赶到安徽灾区,他第一次感受到灾难的力量,那是个无法形容的场景。“我就记得有个村委会的院子,我们当时在院子里集结出发,一个小时后,那个院子里只剩一面国旗在滚滚洪流之中飘扬。”邓炎告诉记者,那几天,他和队友们饿了就把方便面揉碎了吃,渴了就喝瓶装水,挨家挨户搜寻被困人员,等把围困人员全部安全转运完的时候,已经两天一夜未合眼,未吃一口热乎饭。但当最后他们撤离回家看到执勤民警向他们敬礼,沿路群众向他们竖起大拇指的那一刻,他和战友们都觉得,这一切的付出值了!
感激社会认可
将不断学习继续提升
邓炎介绍,曙光救援队经常会接到公安部门转过来的溺水群众打捞、协助搜救失踪人员等情况。有一次,他和队友一块去丹凤搜救溺水人员,早晨醒来看到大家有的躺着地上睡,有的趴在车引擎盖上睡,有的坐着睡,他一方面觉得大家很辛苦,但同时也为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家人”感到自豪。“我们在用自己的方式给逝者尊严,给家属安慰,这些奉献和付出,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
据了解,近几年邓炎积极参与彩虹公益中心的“老有所衣”“老有所忆”等活动共 100 场次,累计献爱心服务2万人次。2020年奔赴安徽援助抗洪救灾8天,先后参加2020年洛南8.02洪灾、2021年洛南7.22洪灾以及蓝田县九间房洪灾泥石流抢险行动十余次,还多次参与河道溺水打捞、走失人员搜寻搜救和大型活动安全保障。
商洛曙光救援队秘书长程亮告诉记者,要是在古代,邓炎绝对称得上是“绿林好汉”,他为人仗义热心,能力突出,只要给他打电话,他都第一时间出任务,还经常把家里的工具车贡献出来给救援队用,大家对他的评价都很好。
而邓炎却说,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团结的力量才是无穷大。他的荣誉应该属于全体曙光人,他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作为曙光救援队队员,我会不断学习专业技能,提升专业救援水平,认真履行好救援公益志愿者的职责,不畏艰难险阻,奋力勇毅前行,为大美商洛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商报记者 程娟 编辑 刘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