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个传统节日,称为春耕节,、农事节等。“二月初二”正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仲春刚开始,万物复苏,冬眼的蛰虫纷纷出动,桃将红,李将白,春耕就此开始。古代就有皇帝耕田的传说:“二月二,尤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龙抬头”有哪些习俗?饮食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此,记者采访了耀州区民俗专家张浩涛。


(资料图)

有理发、炒金豆等习俗

“大家熟知的就是理发,也就剃头,俗称‘黑驴揭鞍’,有的地方叫剃喜头、剃龙头。寓意着春风拂面,脱去冬装,再剃去蓬松的头发,虽得人更精神,取个鸿运当头的好兆头。”张浩涛介绍。

他介绍的第二个习俗是炒金豆。老一辈人有炒黄豆的,也有炒玉米的,现在还有炒棋子豆的。传说老百姓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每到农历二月二,人们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是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子是,家家户户都炒玉米,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炒开花的玉米豆,龙王抬头一看,便大声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开花,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向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二,就爆玉米花。

“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张浩涛说,很多地区,二月二这天早晨,女主人在厨房灶台里收集-堆草木灰,把院子打扫干净,把草木灰在院子中间画上圆圈,最少画三圈,多则五圈,画单不画双,抓一把五谷粮食放中间,便称“打囤”,祈福新的一年是丰收的好年景。

“口咬蜴子。指用面做的蝎子。”他介绍到第四个习俗:民间传说正月十三蝎子上墙,家庭主妇在正月十三做的面食蝎子,蒸熟后用钉子钉在墙上慢慢风干。到了二月二,把面食蝎子取下来,掰成小块炒干,大家分着吃,预示着以后的日子里,再不会被蝎子尾巴蛰了。

除这些习俗外,二月二,还有一项更重要的民俗活动就是拜药王。“药王孙思邈是耀州区孙塬村人,是唐宋时期的名医,被皇帝封为药王。百姓拜药王,祈求平安健康。”张浩涛说。

饮食都与龙有关系

“扒猪脸,也就是吃猪头肉。古人称猪为地龙,猪头则为龙头,所以称为吃龙食。

龙须面可以庇佑全家平安健康,长长久久。”

“我们北方也有吃煎饼的,预示着一年团团圆圆,美满幸福,而春饼象征着龙身上的鳞片。”他介绍,也有吃饺子的,民间称之为食龙耳,因为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在这天,也要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ZJM

关键词: 家家户户 特别之处 爆玉米花 打扫干净 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