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弹三弦,腿绑甩板,一人一台戏,上下几千年,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说书营造的艺术氛围。


【资料图】

由于家境贫寒,15岁的乔仰文辍学回家,机缘巧合之下走上了陕北说书的道路。如今的他已过不惑之年,但是27年来他从未放下手中的三弦,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民间说书艺人,也成了一位陕北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传承人。

家庭贫困,无奈走上说书的道路

1979 年8 月,乔仰文出生于子洲县高家坪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家中排行老五。父亲曾是西安冶金基建厂工人,为了照顾爷爷奶奶及家中的五个儿女,毅然放弃了城市舒适的工作,回乡务农,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十五岁那年,一件事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记得很清楚,就剩下几个月就小学毕业了,老师要求每人交十块钱,我回家向母亲要钱,母亲掏出十块钱给我时,见母亲眼睛里含着泪水。”乔仰文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哥哥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中住的窑洞紧张,既要修窑洞,又要张罗娶媳妇,沉重的负担压得老两口喘不过气来。

之后他就辍学外出谋生,由于人小体弱,打工没有人要,做生意既没有本钱又没有门道,每天连肚子也混不饱。之后跟着戏剧团填饱肚子,快一年下来了,每天不是学唱就是练功,钱没挣来一分。

之后机缘巧合之下,乔仰文跟上他的师傅刘海军学习陕北说书,开启了他的说书生涯。

摸索学习创作段子,逐渐在说书界崭露头角

两年后,他一个人一把三弦一辆自行车,走遍了陕北的山山峁峁,走遍了陕北的村村庄庄,主要就是说“平安书”,但生意惨淡。之后他又拜姬云飞、曹柏炎为师,继续深入学习,技艺有了明显的长进。之后,他一年四季行走在陕北大地,为庙会、开业、祝寿、庆生等演出。在说书实践中,他深深地感到自己文化底子单薄,要想有所出展,必须狠下功夫,虚心学习。

他利用走村串乡说书的机会,和民间艺人交流沟通、挖掘、抢救陕北说书,搜集到三百多盘录音磁带,一百多册历史说书孤本,分类整理,采访了三十多名琵琶老艺术家、盲艺人,录制,整理,将优秀的作品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并在陕北说书传承与创新的理论上作了探讨。

人常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乔仰文用了常人三倍的努力, 克服了文化浅薄的缺陷,掌握了琵琶、三弦的弹奏技巧及字正腔圆的发声方法。

据了解,乔仰文俊俏的扮相、娴熟弹拨技巧、富有阳刚之气的喷腔、极具磁性的唱白,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好评。

“我拜访了很多说书老艺人,录制了四十多盘磁带,模仿他们的腔调, 学习他们的吐字、发音技巧。”乔仰文在学说他人书本的同时,开始摸索自己创作段子,逐渐在子洲说书界崭露头角。

要努力把陕北说书传承下去

据了解,陕北说书是陕北地区十分重要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延安、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以及道情、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陕北说书。

“书匠的刷板啪啪一甩,三弦扑楞腾一弹,嘛喳喳啪啦啦一响。”说书人叫书匠,观众统称听书人。这块土地上的人似乎谁都无法绕开陕北说书,一场场别开生面的陕北说书,抒写着属于高天厚土的精神生活,陶冶着陕北人愉快地生存繁衍。

“是老一辈的艺术成就丰富了我的艺术,是陕北说书给了我飞翔的翅膀。”乔仰文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县上的扶贫宣传活动,利用走村串乡的机会,走到哪里就把党的扶贫政策宣传到哪里,把党的温暖送到哪里,成了贫困户的贴心人。

“传承陕北说书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我个人认为应从娃娃抓起,要发现苗子,发现好苗子,给予他政策上的支持,让更多的,有实力的年轻人来学习陕北说书,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制高点,在质量上把关。”乔仰文希望让陕北说书能够走出去,走向更高更大的舞台。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关键词: 陕北说书 崭露头角 机缘巧合 九腔十八调 谁都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