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我养了30箱土蜂,保守估计每箱可割蜂蜜6斤,每斤卖50元,全年收入至少两万余元。”近日,甘泉县道镇东沟村的李秉旭正忙着收获今年第一茬蜂蜜。一罐罐土蜂蜜,在阳光下“折射”出这位72岁老人的甜蜜致富路。

据李秉旭介绍,1960年他随着家人从河南逃荒来到东沟村,那个时候,村子方圆十里都是山,可耕种的田地少。彼时,一家人经常填不饱肚子,虽然年纪不大,但李秉旭还是时常琢磨着怎样增收,让家里人吃饱穿暖。

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当地漫山遍野的野花给了李秉旭启发。为了生存,他十四岁的时候从山上采集了一桶土蜂,开始利用农闲时间养蜂。一桶到两桶,两桶到四桶……李秉旭养的土蜂越来越多。虽然一斤蜂蜜一毛钱,村子过于偏远,可土蜂蜜的销路还是不断。

可干什么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慢慢的养蜂过程中,他的蜂因为气候的原因得了烂子病,这个病是一种传染病,一箱蜂有了这个病,如果救治不及时,会让所有的蜂得这个病,一个星期后都会死掉,这让他很伤心,不能让它们就这么死去。

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这样的事情李秉旭经历了5次,才在养殖过程中,慢慢总结到用陈年的石灰,撒一点放蜂箱的蜜蜂出入口,让蜜蜂用脚带进巢内,不可过量,这种病就会得到控制。经过慢慢积累经验,终于让他渐渐懂得了烂子病的防治,这下他可以放心地去养了。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他用自己赚来钱给为孩子建了成家的四孔窑洞,如今,他的大儿子已经52岁了,小儿子都46岁了。

▲中间李秉旭的儿媳妇和他的蜂蜜

60余年的养蜂经历,让李秉旭掌握了许多“独门秘籍”——看蜂蛹的颜色,就知道有没有发病;春天听蜜蜂飞舞的声音,就知道是否需要分桶;蜜蜂养得好,蜂王最重要,要把健康的蜂王留下来……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开展,慢慢养蜂的人越来越多,李秉旭对前来求学的人是来者不拒,有的时候还上门指点,据统计,东沟村目前有养蜂户30余户。就是这样的李秉旭,尽管重孙子都抱上了,但他依然每天巡视着蜂箱。

“只要销路有保障,养蜂真是一条好门路。”李秉旭笑着说。

华商报记者贾令伟 编辑何彩梅

关键词: 一个星期 有的时候 靠山吃山 什么都不是 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