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精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照相技术不发达的年代,炭精画曾流行于城市和乡村。作为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炭精画传承人,王倩近年来不断拓展炭精画题材,并大量教授学员,希望将这一独特的绘画技艺发扬光大。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王倩和炭精画的故事。

绘画几十年,她的画作生动细腻,同时希望更多人能认识炭精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没有照相机的年代,炭精画是人物肖像留存的最佳手段

王倩,1976年出生于咸阳,1999年毕业于兰州商学院商业文化系广告学专业,现为咸阳画院特聘画家,咸阳美术家协会会员,咸阳市西画研究会会员,咸阳市妇女书画家协会会员,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炭精画传承人。

什么是炭精画呢?据介绍,炭精画是一种以炭精粉作为颜料,用特制的毛笔、水粉笔、油画笔、炭画铅笔、药棉、橡皮擦等,在绘画纸或水彩纸上进行绘画的中国民间美术艺术形式,其表现形式属单色绘画范畴,但又不同于素描。王倩说,“炭精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在照相技术还没有普及之前,子女在长者离去之后会请画师画一幅逝者炭精画作为纪念,炭精画艺术就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上世纪早、中期,炭精画在城市和乡村非常盛行,当时除了画人像,也有一些商家会画炭精画广告和海报宣传自己的产品。如今,炭精画已经发展成包括人物肖像画、山水国画、油画、炭画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绘画方式。”

王倩说,炭精画的特点是形象真实准确,细腻动人,光线自然柔和,层次丰富,立体感强,永不褪色,适合于制作巨幅人像,在没有照相机的年代,炭精画是人物肖像留存的最佳手段。无论是残缺破损的画像,还是变色模糊的照片,只要经过炭精画艺术的加工处理,便能修复、还原。这些特点是其它绘画艺术的摄影艺术无法比拟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照相技术的普及,目前从事炭精画艺术的传承者数量渐渐减少,但由于炭精画独有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性,现在仍有很多喜好者和绘画者分布于各个地区,默默传承着这一古老的民间传统美术。

画错一笔,就得从头再来

据介绍,王倩的太爷、爷爷、父亲都会炭精画,当时是用锅灰作颜料,为别人勾画先祖遗像。王倩作为炭精画第四代传人,从小耳濡目染。12岁那年,王倩的老家来了一个流浪艺人,为人画像度日,王倩拜他为师,系统学习了炭精画的创作技巧。从中学、大学到步入工作岗位,在认真完成专业学习和本职工作的同时,王倩利用闲暇时间,不断研习炭精画,并先后拜师于国家一级美术师赵益超、张明堂,技艺日渐精进。

一个木质画架,一盒炭精粉,一个放大镜,一堆画笔,再加上一张素描纸,这就是炭精画师作画用到的全部工具。作炭精画,跟其他画相比,颜料不同,笔法有异,却殊途同归,追求的艺术效果相通。先用铅笔勾画出画像轮廓,画家要胸有成竹,依靠扎实的素描基本功,才能下笔有神。然后,用毛笔蘸炭精粉末上色,这是炭精画尤为重要的工序,由于炭精的特殊性,画错不能涂改,所以画错一笔,就得从头再来。王倩说,画炭精画就是磨性子,尺寸大一点的画往往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成。

懂得了炭精画的画法和理论,不等于掌握了高超的技法,作画的技巧源于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苦心琢磨。创作炭精画作品《咥面》时,王倩去面馆观察各种人群吃面的吃像和神态,这幅作品参加西北非遗博览会获得金奖。创作炭精画作品《秦川牛》时,王倩是从当地农民耕田的现实生活中撷取素材,她从秦川牛温顺、勤奋、吃苦耐劳的特性落笔,画面突现出两头奋力拉犁的牛,吆犁人着笔并不多,但从画面上表现出了农夫耕田的生动情态。此外,她的作品《关中茶老爷子》、《戏水》、《喋面》、《文学依然神圣》、《老人头像》、《陕北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小朋友》、《齐白石》、《老腔》等都生动地反映了老百姓的生活情节,也体现了王倩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成立工作室,要将炭精画技艺传给更多爱好者

2015年,炭精画被列为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王倩荣获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传承人,政府的支持让王倩对未来更有信心。

如今,她成立了非遗炭精画工作室,既为国内外炭精画匠人,爱好者、传承者、收藏者搭建一个交流互通的载体,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学员们学习、了解和体验悠久厚重的炭精画文化,感悟炭精画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魅力。“目前的传承群体有学生、农民、工人、干部,下一步准备传给更多的炭精画爱好者。”王倩说。

痴心专技艺,古树开新花。在王倩的努力下,炭精画这一民间美术技艺正在被越来越多人了解并喜爱,重新焕发光彩。如今,在挖掘推广炭精画文化的道路上,她依然风雨兼程,不敢懈怠,因为她明白,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

华商报记者 杨宁 编辑 朱国敏

关键词: 从头再来 人物肖像 艺术形式 耳濡目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