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9日讯 水是青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战略实施的决定性因素。近日,市水务管理局编制完成《青岛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示。根据规划,我市将以推动水务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构建高标准防洪减灾网、高水平供水保障网、高效完备城乡排水网、高质量河湖生态网、高品质水文化景观网、高效能智慧管理网为抓手,统筹存量和增量,立足当前与长远,系统谋划“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青岛现代水网。按照“把水蓄起来,让水动起来,清水活起来”的三步走战略路径,通过规划实施,将青岛建成市级水网建设全国样板区、水利保障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水美产业、水活经济”重要践行区。

总体布局:五干十脉、五纵五横、两枢多点


(相关资料图)

作为国家首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山东省级水网建设已进入全国前列,“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的全省水网总体布局,为青岛现代水网建设确立了基本框架。站在战略与全局高度,青岛要加快编制全市现代水网规划,全面融入国家、省骨干大水网建设格局。

《规划》明确提出,到 2035年,防洪减灾网、供水保障网、城乡排水网全面建成,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水资源调配与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河湖生态网、水文化景观网、智慧管理网基本建成,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水网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水美产业有效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5级及以上堤防达标率提升至80%,病险水库、拦河闸(坝)安全隐患全面消除;涝区治理率达到 80%;海堤全线达标。用水总量控制在20.01亿立方米以内,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全市新增供水能力7.9亿立方米,县级城市水源达到“一源一备”,城市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5%;城乡一体化供水覆盖率达到95%,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面实现。涉水空间管控制度全面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9%以上,水土保持率达到92.61%,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水量)达标率达到95%,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达到80%。

从保障全市水安全的目标要求出发,结合青岛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有效衔接山东水网和国家水网,把握和谋划好青岛现代水网“纲、目、结”三要素的科学布局,构建防洪排涝防潮、城乡供水、城乡排水、水生态保护治理、水文化景观、智慧水务管理体系,形成“五干十脉、五纵五横、两枢多点”的青岛现代水网总体布局。

五干十脉,就是依托引黄济青、黄水东调、南水北调东线后续工程(青岛境内分为两路)、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工程等五条输水通道,将引江水、引黄水、引沂沭河水从西向东、从南往北输送,与大沽河、北胶莱河等10条本地河流水源统筹调配,从根本上缓解全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五纵五横,通过“五纵”“五横”的输配水通道及其与“十脉”的输排水通道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市县水网间互联互通,流域区域间互调互济。

两枢多点,以官路、棘洪滩两座大型水库为枢纽,通过全市23座以存蓄本地水源为主的大中型水库、净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增源挖潜扩能,增强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

战略路径:把水蓄起来,让水动起来,清水活起来

根据《规划》,青岛现代水网建设,将按照“把水蓄起来,让水动起来,清水活起来”的三步走战略路径,以现代化高质量水务基础设施体系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高标准防洪减灾网建设上,统筹洪水拦蓄工程、堤防加固、河道治理等防洪工程措施,系统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涝区治理、海堤建设,适度提升防洪排涝防潮标准,提高洪涝潮灾害防御能力和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打造高标准防洪减灾网。如,实施大沽河、五沽河、北胶莱河、洪江河等32条重点河道以及李村河、张村河等11条城区河道治理工程,治理总长度749.5公里,提高流域骨干河道泄洪能力。

高水平供水保障网建设方面,以增大客水调配能力、加强水源互联互通、强化非常规水利用、扩展城乡一体化供水覆盖范围、恢复灌区灌溉体系等为重点,统筹常备水源、备用水源及城乡供水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不断提升水资源空间均衡优化配置能力,全方位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统筹谋划城乡供水网络体系建设,构建“引黄引江引沂、客水东送北上,两枢多库多点、增源挖潜扩能,五纵五横五区、互联互通互济”的供水安全保障总体格局。

高效完备城乡排水网建设上,以实现城市排水管网“雨污分流”,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全面覆盖,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全面提升,污泥全面实现无害化处置,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为目标,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建设高效完备的城乡排水网。如规划46座污水处理厂,优化系统布局,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构建高质量河湖生态网,以维护自然水流流态、提升水体质量、恢复河湖形态、改善水循环条件为目标,全面提升森林、河流、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按照“一湾一带、一轴三源、多廊多片”的水生态保护治理格局,开展高质量河湖生态网建设。

高品质水文化景观网方面,依托青岛市“山、水、湾、城、河、文”兼具的资源禀赋优势,在建设高质量防洪、供水、排水、水生态、智慧水务等五大水网体系前提下,以实现“水美、水富、水活”为发展理念,以打造水文旅融合新路径、构建水农融合新业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新模式为三大抓手,构建高品质水文化景观网。依托大沽河生态主轴及滨海休闲景观带,串联沿线各类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资源点,特色化营造主题,构建“一轴一带引领、三山三湾驱动、多廊多点支撑”的水文化景观空间发展格局。

在高效能智慧管理网建设上,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智能应用体系建设为三大抓手,构建青岛数字孪生水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