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2月9日讯 日前,已经进入了粮食轮换推陈储新的黄金时节,在偌大的青岛国信粮食产业公司上马库区,一栋栋存放粮食的高大平房仓高耸矗立,每座仓房都存满粮食。
青岛国信粮食产业公司下属的粮食管理公司,是青岛最大储备粮库。据国信粮食产业公司财务部部长林胜平介绍,按照国信粮食管理公司当前库存规模,可满足青岛市内三区居民至少6个月以上的口粮消费需求。
近年来,国信粮食产业公司投资1.3亿元,扩建仓容、升级设备,将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运用到存储仓库,通过计算机能够远程实时监测粮食的温度以及仓温、湿度的变化,科技储粮覆盖率达到100%,周期储粮损耗逐年下降。
据国信粮食产业公司副总经理程晨木介绍,目前,粮库在原有信息化的基础上不断对软、硬件进行升级改造,不断对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各模块进行完善,升级改造了环流熏蒸、内环流控温、智能机械通风、远程可视化动态粮情监管系统。
目前粮情监测、质量检测、仓房货位管理、设施设备管理、视频监控、熏蒸药剂管理等已基本完善。粮食储存中还应用了电子测温技术,每栋仓房内布局了13列,每列有6根电子测温电缆,全仓一共布置了78根电缆,每根电缆分为上、中上、中下、下4个测温点,也就是说全仓一共有312个测温点,能够满足我们在粮食储存管理过程中对整仓粮食各点位温度的实时监控,通过温度检测能够帮助我们及时了解粮情变化情况,确保粮食处于正常的储藏状态。
同时仓房内都安装有视频监控、温湿度表以及各种自动感应传感器如同粮仓的“眼睛”和“耳朵”,各项数据通过传感系统传输到粮库“大脑”控制室,电脑对数据汇总分析,有异常便会发出预警。
记者进入储备小麦的高大平房仓,一股麦香气味扑面而来,保管员介绍道,降低粮食损耗,良好的粮食质量尤为关键。在收购时,我们严把粮食“入库关”,确保收购的粮食质量符合国家储备粮入库标准,入库前粮食还需要经过清理筛、除尘风机除尘、除杂,实现净粮入库,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出现虫害或霉变概率,还确保了粮食储存期间品质稳定。手捧一把小麦,干燥、饱满且干净。保管员介绍了粮食得以高品质保存的“密码”。
在北方,内环流控温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里,所有的粮库都应用了该系统。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冬季利用风机把外面的冷空气吹到仓内,在粮堆内蓄积冷源,到了夏季再从冷源中抽取冷气,在仓内实现循环,实现有效控温。通过这项技术,仓内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20℃以下。让粮食“住在智能空调房”,绿色储粮技术得到全面推广运用,确保了储备粮常储常新。“夏天时,仓内小麦在过冬天,粮食基本处于休眠状态。低温抑制了害虫、霉菌的生长,实现保质锁鲜。”程晨木说。
气调储粮是储粮技术的“黑科技”之一,国信粮食产业公司积极推进在产粮区兴建高标准储粮仓房,探索在新建库使用气调储粮技术。气调储粮就是从空气中分离出高浓度氮气,通过供气管道,充入气密性达标的粮仓中,置换出粮堆内的氧气,长期保持高浓度氮气,在粮堆内形成不利于害虫、霉菌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减弱粮食自身的呼吸代谢,实现虫霉物理防治、延缓粮食品质劣变、抑制发热生霉等安全储粮的目的。这项技术将彻底取代熏蒸药剂使用,实现粮食绿色储藏。
据了解,下一步,青岛国信粮食产业公司将对标国内外一流粮食储备企业,努力打造智能化粮库,不断提高储备粮管理水平,提升储备粮管理品质,筑牢地方储备粮安全保障防线,为青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马英歌 文/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