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资本上市的路上,青企加速“冲北”。

11月28日,证监会同意青岛三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11月24日,青岛雷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证监会核发的IPO批文。

短短4天时间,两家青企拿到了北交所的上市“入场券”。

再往前看,今年6月,泰德股份成功在北交所上市。今年以来,青岛一共新增12家上市及过会企业,北交所占到了四分之一。显然,开市仅一年的北交所已经成为青企资本上市的重要通道。

截至目前,在北交所上市的青岛企业已有3家,另有2家企业已拿到批文,至少8家企业在审核和辅导期,还有众多企业在上市培育中,形成“上市一批、辅导一批、培育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

作为沪深市场的重要补充,北交所从设立之初的定位就明确指向培育服务中小创新企业,即“专精特新”企业。这与青岛的基础条件与现实需要相匹配。

青岛是国内较早提出引导工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城市。经过10年的持续培育,青岛在“专精特新”赛道上走在了全国前列。同时,专精特新企业也逐渐成为青岛产业升级的“关键变量”,在促进创业创新、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交所开市,为青岛“专精特新”企业开辟了资本上市的快车道,为企业攻坚技术壁垒、做大做强提供了更多可能,更为青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01

新平台新机遇,“专精特新”北上

2022年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满一年,上市公司数量从开市初自新三板精选层继承而来的71家发展至如今的123家(截至11月15日),已发展成为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重要平台。

统计数据显示,北交所123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其中,5个省(市)有10家以上的企业上市,山东省以12家企业的数量排在全国前列,青岛则以3家的数量领跑全省。

同时,123家上市公司中,近四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成色足。已经登陆或正在冲击北交所的青岛企业就是典型代表。

截至目前,青岛在北交所有3家企业上市,2家拿到IPO批文。这5家企业中,有3家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成立于2001年的丰光精密,是一家以高精密部件加工和组装以及铝制品铸造为核心技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处于充分竞争行业,但其凭借出色的技术工艺在国内高端精密智造技术和生产工艺领域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于今年6月上市的泰德股份致力于汽车行业单元化、自动化、智能化精密轴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服务,填补了青岛市汽车轴承类企业上市的空白。

刚刚拿到IPO批文的三祥科技是一家集专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汽车、摩托车橡胶软管及总成的高科技公司。据北交所官网显示,三祥科技IPO申报材料于6月27日获受理,11月17日过会,11月22日提交注册,11月28日获证监会IPO批文。

5家企业中还有1家是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成立于2014年的雷神科技,是专业化计算机硬件设备商,也是海尔集团“人单合一”模式下投资孵化的明星创客公司。公司成长迅猛,成立仅3年后便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启动上市辅导,今年6月获得北交所受理,目前已经拿到IPO批文,有望成为“电竞生态第一股”。

此外,处于北交所审核期和冲刺辅导期的青企至少还有8家,它们在制造业的细分领域有着较强的科技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比如已通过上市问询的青岛积成,就凭借在超声流量计量领域的技术与产品成果,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透过上述企业不难看出,一年多来,北交所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一个精准高效的资本上市平台,青岛抢抓机遇,向北交所输送了一批质地优良的“种子选手”,实现3+2家企业上市(拟上市),在资本角力的新赛场取得突破。

02

赋能企业,助力城市

无论着眼当下还是放眼未来,北交所开市,都让青岛受益匪浅。

资本上市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受制于企业规则、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很难获得资本的青睐。尤其是创新型中小企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又相对较弱,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更易受到冲击,因此迫切需要金融支持、资本突围。

北交所特质鲜明,专注于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在遵循证券市场一般规律基础上,各项制度安排突出错位、包容、灵活和普惠的市场特色,为中小企业打开了融资新途径。

事实证明,这些体量不大、仍处于成长起步期的青企,从筹备上市就开始吸引资本关注,上市后则普遍获得资本的赋能和持续关注。

泰德股份通过在北交所IPO共募资1.0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泰德股份从2021年12月通过辅导验收,至上市前夕泰德股份至少获得9笔融资。

丰光精密扎根精密机械加工、压制铸造领域20多年,上市前默默无闻,上市后则借助资本力量步入发展快车道。今年3月,丰光精密发布公告称拟用1.3亿元在青岛胶州上合建设工厂,这一投资金额占公司2020年末总资产的36.90%,是一次大手笔的自我升级。近日,丰光精密成功入选北交所首只指数北证50样本股名单,将优先获得融资融券的机会,相当于二次上市,前景可期。

一家家企业获益的背后,牵动着一个群体、一座城市。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资本上市的目的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从而不断构筑城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青岛拥有超过200万户的市场主体,其中民营市场主体占比超过98%,是名副其实的中小企业集聚之城。中小企业发展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青岛城市发展的当下和未来。

青岛高度重视对中小企业的培育,积极引导工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目前,青岛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构建起“万户初创、千户成长、百户示范”的专精特新成长梯队。为了让这些中小企业加快成长,青岛全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努力提升企业认识资本、运用资本的能力。日前,青岛首次发布上市和拟上市企业“白名单”,117家入榜企业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了五分之一。

北交所对于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促进科技与资本融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青岛来说,北交所不仅为“种子选手”提供了重要的资本上市平台,也树立了目标、点燃了希望,激发了很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创业的动力,对培育中小企业意义重大。未来,随着北交所上市制度的不断完善,流动性的持续提升,将会有更多的青岛企业受益,为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澎湃动能。

03

开局良好,再接再厉

布局北交所,青岛实现了不错的开局,且后备军充足。

目前,青岛至少有8家拟登陆北交所的企业进入了审核和辅导期。青岛还拥有市级专精特新企业7600余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2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1家,和13家全球独角兽500强企业。6月印发的《青岛市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到,力争到2025年,新培育评价创新型中小企业万家以上。

也要看到,越来越多实力不俗的城市都在加码,通过出台扶持政策、优化上市服务举措,助力企业加速冲刺北交所,竞争异常激烈。

今年5月,成都市出台政策,聚焦成都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基础层和创新层挂牌、在北交所上市及融资及再融资,以及企业上市流程中的综合支持配套服务,共提出十三条具体措施;同月,《佛山市南海区促进优质企业上市和发展扶持办法》重新修订,针对企业上市北交所出台专门政策,几个环节政策叠加奖励和扶持资金总额最高将达到1000万元……

青岛亟需再发力。

一方面,资源是加速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关键一环,而证券交易所则是金融资源配置的中心,青岛必须用足用好。

近年来,青岛推动上交所、深交所在青岛设立服务机构,建立与港交所、新交所、韩交所等境外交易所常态交流机制,畅通境内外资本市场对接渠道。

今年6月,青岛市人民政府与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并为山东省首家、5个计划单列市首家北交所服务基地——北京证券交易所青岛服务基地揭牌。

服务基地成立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沙龙等60多场次,调研和服务企业1000多家次,并整合资源,探索建立综合服务生态格局,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质效,助力企业早上市、快上市。下一步,青岛要继续发力,依托服务基地,与北交所探索创新更多合作方式、服务模式,为企业争取更多的上市资源和上市机会。

另一方面,靶向精准地构建企业上市生态圈,是提高上市命中率的关键做法。

北交所的定位清晰,青岛要想让更多企业在这里实现上市梦想,除了既有的扶持政策和为企业上市提供的全链条服务,还要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上市服务生态圈。

今年7月,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青岛证监局三部门联手制定发布了《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从专业培训到定制服务、精准服务,再到拓宽融资渠道、丰富融资手段,全面优化上市环境。同时,青岛还建立了蓝海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全力构建适宜“专精特新”企业资本上市的生态。

经过一年试水,北交所进入了快速扩容、市场常态化运行的阶段,窗口期已经打开。开局不错的青岛需要再接再厉,以行之有效地政策的、措施、手段,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取得更大突破,蓄力打造青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作者 |长亭 策划 |沈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