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交所准上市公司浙江华洋赛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洋赛车”)开启申购,发行价格16.50元,预计募集资金2.31亿元。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募资总额将达到2.66亿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华洋赛车创始人戴继刚及其团队,以及公司一众投资者,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就在半个月前,公司对外宣称,拟将北交所发行上市方案中的发行底价,由之前的33.5元/股大幅下调至3.69元/股。发行底价打一折,将华洋赛车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现在的发行价格,虽然较3.69元的“骨折价”友好了许多,但仍然远低于公司冲击北交所上市时的心理价。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华洋赛车的底气去了哪里?投资者对新股的稳定预期何在?这还得从公司的基本面,以及它所处的行业现状说起。

华洋赛车是一家专业从事非道路越野车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主要产品包括50-300CC排量的两轮越野摩托车和全地形车。大家去郊游、露营偶尔撒野骑的越野摩托、小型公路赛车、四轮全地形车,都归于此类。

借助产品优势,以及KAYO品牌,公司将产品卖往以欧美为主的世界各地。最近几年,华洋赛车的外销收入占比一直维持在85%以上。

为了更好地推广KAYO品牌,公司2015年成立华洋赛车队,签约了多名冠军级的赛车运动员和教练,参与、承办国内外越野摩托车领域的各项赛事。

这种商业模式背后的崛起路径,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激荡岁月中,并不鲜见。

曾在迅达摩托、本田摩托、富士达摩托等公司担任工程师、技术副总的戴继刚,2002年带着自己的核心团队,创立华洋动力。

2004年,华洋确立两轮越野摩托车的主要方向,2014年开发全地形车。早年,公司主要以代工模式行走江湖;有了一定的产业积累后,推出自有品牌KAYO。到2021年,KAYO在全球的终端销售网点超过1000家;近年,自有品牌的销售额占比也提升至90%以上。

华洋赛车的成长史,与自己的核心竞争对手涛涛车业(301345.SZ)类似。而且,这两家公司都来自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碧街道,直线距离不过两公里,车程几分钟而已。

不过,整体而言,华洋赛车与涛涛车业,在规模、业绩、技术积累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而且,华洋赛车近几年的业务发展,波动明显。

2020年因特殊原因导致的全球供应链吃紧,让华洋赛车趁机扩大了销售网络,公司突然被打了一针鸡血,业绩大增。原本不到两个亿的营业收入,在2020年-2021年增长至3.18亿元和7.1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此前的千万级别,飙升至2753.45万元和8987.63万元。

但是,一旦全球供应链恢复正常,再叠加欧美市场消费需求下降,可选消费普遍遇冷,公司的业务立马被打回原形。2020年-2022年,公司两轮越野摩托车及全地形车销量分别为9.12万辆、18.02万辆、8.46万辆,引发业绩连降。

2022年,华洋赛车营业收入4.24亿元,同比下降40.39%,公司通过不断涨价提升毛利率,归母净利润6612.71万元,仍然同比下降26.42%。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4.26%,但归母净利润下降25.93%至2822.96万元。

看来,坐上了过山车的不止有公司的上市发行价格,还有华洋赛车的业绩表现。

现在的问题是,海外市场恢复“正常”,国内市场越野摩托和全地形车的普及率有待提高,华洋赛车可能再也回不到2021年的业绩巅峰状态了。

毕竟,宏观因素之外,这个细分市场的竞争,一直非常激烈。越野摩托车和全地形车的主要生产厂商,包括本田、雅马哈、川崎、春风动力(603129.SH)等摩托车大厂,以及KTM、北极星、涛涛车业、华洋赛车等专业厂商。

最大的压力,其实来自于戴继刚的老东家本田这类综合性大厂。华洋赛车们,相当于拿自己的主营业务,去跟资金、技术与品牌优势更大的大型厂商的多元化业务对抗,遭受降维打击。

即便是在越野摩托车和全地形车这个细分市场,北极星、涛涛车业等小巨头,也对华洋赛车形成了碾压性的优势。

在这逆势冲击上市的关键当口,华洋赛车表示,将在中小排量越野运动车辆的基础上,布局大排量、UTV以及电动越野车等新产品,同时筹备进入道路车辆市场,逐步往全品类休闲摩托领域拓展。

不过,这已经是春风动力等综合性摩托车厂商,以及涛涛车业这些专业性摩托车玩家,都在走的老路了。

从蓝海市场杀入红海市场,能否帮助华洋赛车翻身,重续辉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