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2月7日,咸阳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今年的政协委员们都关注了哪些问题?针对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又带来了哪些提案?跟着华商报记者一起看看委员们关注的一些事关民生的提案吧!
政协委员崔颖冀:
咸阳地区孕育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咸阳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咸阳地区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感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但是,咸阳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存在着极大不足。一方面,从2004年开始,陕西省共公布了6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计共600项,咸阳地区申请并被批准的共59项,仅仅占总数的9.83%。在十个项目中,获批的主要集中在传统手工工艺,占获批总数的35.59%,其它如曲艺、民间音乐、传统体育占比较少。同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仅仅是1项(第五批批准的黑茶制作技艺(咸阳茯茶制作技艺))。
另一方面,咸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做大做强,没有为咸阳的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助力。如中华老字号张记馄饨制作技艺、乾县布玩具、旬邑剪纸、武功土织布等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形成比较大的产业链。
面对存在问题,崔颖冀建议:
1、以发现的眼光,进一步搜集、挖掘咸阳地区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咸阳非物质遗产的数目。特别是发现、挖掘传统体育、民间音乐方面的非物质遗产传承人。
2、对现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进行提升、培训和政府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的对接指导,定期开展活动,并通过网络、融媒体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提升知名度。另一方面,定期开展活动,可以提升其创新能力的同时,满足人民不断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咸阳经济腾飞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3、把这些非遗传承项目和非遗传承人引入秦创原,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做大做强,共同形成产业链。比如把一些民间文学,转化成实实在在可以看到和感受到的实物。
华商报记者 贾凡 编辑 朱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