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土生土长的汉中勉县人,60多岁的陈大新曾是七八十年代的乡村教师。

解放前家里是开酒坊的,留下许多瓶瓶罐罐和老家具,教书的地方武侯中学就在武侯祠对面,这里是诸葛亮统军北伐的前线,定军山黄忠刀劈夏侯渊,刘备称王,马超墓......从小到大,对两汉三国文化目濡耳染,加上后来一直从事文化教育工作的积累,随着知识和阅历的丰富,陈大新对当地历史和民俗文化到了痴迷的程度。


【资料图】

十多年间,他一方面从祖上传承修复,一方面费尽心力从当地收集了近万件“老物件”,大的农具、石刻、雕花梁木,小到生活用具、票证书籍、陶器玉器走进陈大新的小楼,几进院落,厚重的年代感扑面而来,由于藏品太多,许多物件都没有收拾摆放好,其规模不亚于一个小的民俗收藏博物馆。

一边介绍,一边如心爱的孩子一样抚摸,轻轻擦拭,这些都是这位民俗收藏爱好者,这个老人的多年“心血”。在陈大新看来,每一件老物件的背后都有着“故事”。收藏并保护好这些老物件,并不仅仅是为了怀旧,而是为历史保留记忆和智慧。他希望自己的收藏能成为陕南历史文化的展示、传播,让人们通过展品感受到历史的变革与发展,身临其境地领略陕南文化的悠远和厚重。

“这些年算下来,大大小小已经收藏了几千上万件了......”随着收藏品逐渐增多,木头会腐朽蛀虫,纸张会变黄,石刻会风化——陈大新目前正在做的是将自家的另一个农家小院改建成民俗博物馆,把自己的藏品保养修复出来,再逐步分门别类进行摆设,收集保护起来,让不让其流失或者损坏。

对于他手中这些东西的价值,老人表示,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脉络,是传承和记忆,它们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是不可能估量的。他坚信,这些东西会有粉墨登账,发挥它们作用的那一天。

就在记者采访他的当天,陈大新听闻勉县旧州铺一个老屋要拆迁,留下的房梁十分具有收藏价值,就连忙雇了一个车将其拉了回来,到了下午1点才把饭吃了,这是他退休后的生活日常。

除了自己不懈的坚持,身边的几个文化爱好者朋友也会从资金和渠道上帮助他,爱人和孩子默默无闻的支持。十几年来,寻遍勉县和周边地区的大街小巷,一听到圈子里有人说哪里有珍贵的老物件?他都会想方设法去寻找,渐渐积累。收藏需要花费许多资金,陈大新告诉记者,这些钱大部分来源于他的多年的积蓄,以及自己兄弟的支持。

“很值!收藏这些东西,让我觉得人生有了价值,人生不能光停留在物质层面,这些东西让我享受到了精神上的升华和快乐,学会了许多,享受到了博大的文化之美,其中的乐趣难以言表,太值了!”陈大新兴奋地说。

渐渐的,陈大新也成了勉县小有名气的民俗收藏爱好者,这些藏品也得到了大众的关注,当地的文化馆还借出一些他的藏品开展民俗文化展览。不少人看到他收集的老物件,并不知道它们作何使用,很多时候需要请教他。

问起以后的打算,老人坦然,自己会在有生之年,竭尽全力,做好这些老物件的收藏和保护,也将来希望和相关部门一起努力,建设场馆,能把这些东西展示出来,让更多人去走近它,了解它。

华商报记者 王斌 编辑 王健 姜磊 董惠惠

关键词: 这些东西 这些都是 大大小小 记者采访 小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