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然资源部发布了《2022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简称《公报》)及解读,显示,经初步核算,202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9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8%,占比与去年持平。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43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456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5718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4.6%、36.5%和58.9%。

这份重要的公报中,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成果被多次提及,蓝色金融、海洋牧场、崂山实验室、“国信1号”等内容被点名,青岛海洋经济发展成果获重要肯定。海洋经济是青岛的特色和优势所在,也是赢得未来的战略要地,《公报》发布和解读表明了青岛在“海洋经济圈”的地位更加坚实。


(资料图片)

海洋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近年来,青岛市积极融入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加快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

为此,先后印发实施青岛市加快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建设的意见、五年规划和三年行动方案,在全国率先出台精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产业政策《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构建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政策体系。

“海洋15条”29款政策中,新制定政策21条款,占比达到72%。政策出台后,青岛市还随即制定了配套实施细则,2022年7月21日,《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实施。

“海洋15条”出台以来,青岛市先后开展了船舶海工产品船级社认证、远洋渔业、水产种业、海洋牧场建设、海洋科技创新示范工程等奖补政策评定工作,发布了“2022年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名单”,2022年下半年,累计评定奖补资金4170余万元,在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海洋装备提质增效、海洋人才招引集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涉海市场主体、海洋科研人才的一致好评,也为青岛市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打造了一块具有影响力的“金字招牌”。

海洋经济发展目标明确

2022年海洋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总量超过50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30%,继续稳居沿海同类城市首位。组织实施总投资2000多亿元的88个海洋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6.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59.9%;海洋领域新签约项目153个,总投资额1696.7亿元,其中投资过100亿元的项目4个。

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正式运营、累计收鱼1000吨,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深蓝1号”网箱首次实现低纬度规模化养殖大西洋鲑。国际上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水平最高、设计理念最先进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建成交付。在研抗肿瘤药物BG136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发布全国首个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评估智慧管理平台。

今年4月,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印发《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凝心聚力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工作图谱(2022-2026年)》(简称《海洋图谱》),要求到2026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64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3%左右,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8%左右,海洋经济对全市国民经济的贡献稳步提高,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今年,青岛按照“涉海元素多、产业前景好、经济拉动强”的三个原则,经反复筛选,确定了全市90个海洋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2031.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0.61亿元。聚焦青岛市重点培育发展的海洋渔业、海洋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新能源、航运服务、滨海旅游等几大产业,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

陆海统筹协调发展

青岛拥有良好的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而港口物流是青岛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根据《青岛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晰了新发展路径,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协调发展,突出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形成“双核引领、湾区联动、集聚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布局。强化西海岸新区、蓝谷核心区的“双核”引领,促进胶州湾东岸、胶州湾西岸、胶州湾北岸、崂山湾-鳌山湾西岸等湾区联动,强化重点海洋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发展,推进胶东经济圈海洋经济一体化进程。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港口,加快港口资源整合,实现由目的地港向枢纽港、由物流港向贸易港“两大转型”。推进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中日韩跨境电商零售交易分拨中心、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特色商品进口体验交易中心,打造沿黄流域、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的出海口。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青岛将不断释放更加强大的蓝色动能,奋力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

大众网记者 许晨 青岛报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