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青岛新闻网3月9日讯(记者 朱颖)为了给实体经济振兴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强力引擎,在3月8日上午组织召开的崂山区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和招商引资暨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基础上,今天上午,崂山区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就《崂山区推动“工业上楼”工作的指导标准及政策措施》《崂山区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发展企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3年崂山区“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一批)》等一揽子发展政策展开解读。
7大方面优厚政策,打造“垂直工厂”
工业是崂山区的立区之本,强区之基,是实现“五区同创”的有力支撑,而土地资源“紧约束”、工业载体稀缺,已成为制约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困境;为有效破解这一难题,崂山区深度对标苏州、深圳等先进城市经验做法,立足崂山实际,打破“横向”扩张的空间路径依赖,着眼于“纵向”布局,研究制定了崂山区推动“工业上楼”政策,打造“垂直工厂”。
据介绍,刚刚发布的“工业上楼”政策包含产业导向、建设标准、支持政策等7方面内容,含金量高、针对性强,展现了崂山区支持“工业当家”的鲜明态度、坚强决心、强大后劲。政策主要具有“创新性”强、“导向性”强、“灵活性”强、“普惠性”强四大特点,突出空间保障导向、亩产效益导向、发展需求导向。
创新性方面,突破了以往政策只适用于株洲路片区的局限性,在适用范围上覆盖崂山全域;在“工业上楼”项目工业厂房的设计标准上,崂山区从标准层面积、承重、垂直交通等7个方面进行了引导约束,针对M1、M0不同用地类型,设置了通用性、鼓励性建筑设计指标,保障工业生产空间;如,在标准层面积上,M1类用地通用指标不低于1500平方米、鼓励建设2000平方米以上厂房;M0类用地通用标准不低于1000平方米、鼓励建设1500平方米以上厂房,以满足不同生产工艺个性化生产需求。
导向性方面,政策体现了鲜明的崂山特色,在产业发展导向上,鼓励符合崂山区产业导向,包括但不限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崂山区传统优势制造业,主导产业链中强链、补链、延链产业,以及为工业生产配套的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展“工业上楼”;在工业载体使用导向上,M1类用地原则上不得分割转让;M0类用地自持比例不得低于50%,可以按规划批准的基本单元分割登记、转让,单套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000平方米。
灵活性方面,政策赋予土地权利人、开发建设单位极高的自主性,如,控规地块用途M1和M0类用地可根据产业需求并经过产业论证后,进行相互调整;鼓励工业用地集中连片进行升级改造,相邻企业可跨宗地实施整合;对新增“工业上楼”用地,提倡以弹性年期、先租后让模式进行土地供应,节省企业经营成本。再如,对因“工业上楼”需要易地搬迁的工业项目,经产业主管部门同意入驻崂山区“工业上楼”园区的,按照新招引企业政策给予补贴,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力”。
普惠性方面,政策涵盖了土地政策、规划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等5大方面扶持举措,如,在产业扶持政策上,标准工业厂房按照首层每平方米32元,二层每平方米16元的标准,一次性奖励给园区开发建设单位;使用M1类用地开展“工业上楼”,且达到准入标准中鼓励性建筑设计指标的项目,自持部分土地和房产使用产生的区级贡献连续3年给予100%的等额奖励,工业厂房部分给予项目开发建设单位3年贷款贴息补贴。再如,对“工业上楼”项目亩均税收达到履约监管协议约定,主营税收达到2500万、5000万和8000万及以上的,按区级实得财力部分连续3年给予园区开发运营单位40%、60%、80%奖励。
为了让“黄金土地”发挥“黄金效益”,政策还突出空间保障导向,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在土地开发模式上,鼓励园区开发运营商整合多个低效存量用地或储备地进行综合开发,建成50亩以上的园区,通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产业定位、统一管理服务,实现土地高效利用、集约利用;同时,对综合开发项目优先利用弹性空间规模,最大限度发挥产业集聚优势。今年,崂山区将全力推动源嘉生命科技产业园、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10余个项目实施“工业上楼”,预计新增工业载体面积50万平方米。
突出亩产效益导向,实现发展能级最大化。崂山区强化“以亩产论英雄”的发展理念,明确了新出让工业用地项目、利用原有低效用地改造项目的不同准入标准,推动工业企业“向高层要发展,向高空要效益”;如,对新出让工业用地项目,按照“标准地”模式进行,亩均产值不低于1500万元/亩、亩均税收不低于150万元/亩;对利用原有低效用地改造的项目,亩均产值不低于800万元/亩、亩均税收不低于80万元/亩。
突出发展需求导向,实现产业匹配精准化。聚集环保安全、减振隔振、垂直交通、设备载重、工艺需求等5大要素,崂山区对主导产业下各细分产业的不同生产环节是否适合上楼进行了界定,确保园区运营商、平台公司能够根据产业需求定制化建设工业厂房。同时,聚焦工业生产、研发不同需求,制定了“工业上楼”建筑设计指南,区分了生产用房、研发用房建筑指标,力争在建筑规划上最大限度契合各类产业入驻要求。
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企业,最高可奖2000万元
制造业是区域高质量的“脊梁”,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的“制胜法宝”,崂山区把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升级为决胜战役,拉高标杆制定了《崂山区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发展企业“倍增计划”实施方案》,从要素保障、政策支持、鼓励创新、服务提升等多个维度支持企业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实现突破提升,举全区之力助推本土工业企业发展壮大。
根据方案,崂山区将依托制造业四大主导产业,集中力量培育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健康领域的重点企业,筛选10家以上创新意识强、研发能力高、成长态势好的规上工业企业作为培育对象,通过政府支持引导,推动企业实施“倍增计划”,到2025年底力争纳入“倍增计划”培育企业新增产值3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培育一批年产值突破100亿的龙头企业,年产值过10亿的骨干企业和年产值过3亿的高成长企业。
要着力搭建最高效的发展机制。方案起草过程中,崂山区学习借鉴了先进地区优秀的经验做法,纳入“倍增计划”的汉缆股份、宁畅信息等15家企业为产业链链主、独角兽、制造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等。对条件成熟的企业,区政府将与企业签订倍增发展合作协议,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方式,从载体、政策、金融、人才等领域提供支持,个性化、定制化保障企业倍增。同时,配套建立了企业倍增动态评价机制,动态跟踪区内工业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企业名单,后期将有更多企业纳入“倍增计划”培育名单。
要着力推出最实惠的政策。崂山区对全区“1+9”政策包进行了整合,精心挑选12条企业“倍增计划”政策形成清单,精准高效、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倍增。如,在支持企业增产方面,对实施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给予资金奖励,最高可获得2000万元。下一步,崂山区还将把后续市、区两级出台的相关政策及时纳入政策清单,依托企业云服务AI平台,进一步拓展政策清单“免申即享”模式的覆盖面,强化政策的即时兑付、刚性兑付、无感兑付,把对企业的政策支持既用到点子上,又帮到关键时。
还要着力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崂山区将把“倍增计划”企业培育与“益企同行”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区政府顶层协调、多部门会商联动的工作机制,创新“首席服务官+工作专班”的服务模式,开展针对性、常态化服务,进企业、下一线,快速收集、快速分发、快速响应企业诉求,第一时间解决好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订单、人才、土地、资金、配套设施等方面的问题,用政府的“辛勤指数”换取企业的“倍增实效”。
政策清单为企业送来“及时雨”
为了推动“政策包”直达惠企,实现“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益”,现场还发布了2023年崂山区“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一批)。具体包括两张清单,共145项:分别是,2023年新实施政策清单,主要包括降成本促流通、优供给扩需求等5个方面、27项具体政策举措;2023年延续实施政策清单,包括4大领域、118项具体政策举措。
政策清单充分体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鲜明导向,凸显出精准性、创新性和延续性三大特点。
精准性方面,为解决部分上级政策不符合崂山实际、无法落地等问题,崂山区结合区内产业、科技政策实际,筛选出能在崂山落地的上级政策措施,真正让崂山企业得实惠,让“好钢用在刀刃上、打到关键处”。
比如,支持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组织创建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对获批建设的基地,崂山区将给予最高50万元资金奖补。
创新性方面,崂山区既不折不扣落实好省市政策,又结合发展实际,围绕科技创新、文化会展、商贸流通、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研究提出6项属于崂山区的优化提升政策,较市级政策更加优惠、奖励力度更大,最大限度发挥政策集成效用。
比如,政策清单鼓励区内企事业单位申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对于参与省级绩效评价,对评价结果为优秀的,在落实省级200万-300万元科技创新发展资金政策的基础上,崂山区还将对首次认定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且绩效评价为优秀的,在上级奖励的基础上再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延续性方面,崂山区还逐项研究了2022年发布的“稳中求进”政策清单是否延续实施,按照“应延尽延”原则,延续实施118项政策,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尽可能惠及更多市场主体。
比如,继续支持智能家电产业补链强链,崂山区对新设立的关键零部件独立法人企业首次投资建设项目,单个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竣工投产后按照设备投资的20%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