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在民国时期青岛建筑档案中,王德昌是个多次出现的建筑师,1931年他就是青岛首批登记建筑师,在1933年建筑师名单中位列第二。三十年代,他还担任大陆营造厂主任技师。从1923年起,除一栋楼独立完成设计,其他多是与人合作的增建、改建项目,涉及别墅、里院、商号、民俗建筑较多类型。

《关图统鉴》记载他参与设计的八大关建筑有:荣成路15号(1931年,二次设计及增筑部分),汇泉路6号(1932年,增筑部分)。

荣成路15号照片及档案引自《关图统鉴》

汇泉路6号照片及档案引自《关图统鉴》

北京建筑大学一篇研究里院的论文发现,1923年王德昌是大沽路4号游艺里的建筑师。

引自《青岛里院建筑》

金山著《青岛近代城市建筑 1922—1937》记录,建筑师王德昌1930年和胶州路瑞蚨祥有交集,次年瑞蚨祥东侧起造一座新式二层楼房,看来他又一次担任增筑建筑师。

1933—1934年他设计济宁路的芝罘路里弄。1934—1937年和张景文、王枚生一起提交了天后宫改建设计方案,最后采用的是另一位建筑师的方案,1939年天后宫扩建工程的沿街部分才完成。

引自《青岛近代城市建筑 1922—1937》

《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记载, 1935年,他是恒山路5号姜如心宅第(现为迎宾馆办公室)的设计师。

引自《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青岛篇》

据《风雨半城山刘子山传奇》,1937年4月,安娜别墅维修,由青岛注册第二号建筑工程师王德昌负责设计施工,他也参与过刘子山湖南路银行等其他大楼的维修。

此前对王德昌个人背景的了解,以青岛理工大学的一篇硕士论文最为详细,知道他的籍贯是潍县,有美国留学的土木工程学历,56岁时申请注册德记建筑师事务所,注册地址西藏路6号。

但是,笔者最近意外发现,王德昌是胶济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并以与其他同事年龄差,锁定注册事务所时间是1947或1948年。

1923年《胶济线职员录》胶济铁路青岛博物馆馆藏

前排右一为王德昌,引自《胶济旧影》

在1923《胶济线职员录》中查证,王德昌1923年1月进入胶济铁路,时年33岁(以此推算为1890年生),籍贯潍县,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科,在胶济铁路的职务是材料处埠头材料所所长,这个大约相当于科长的职位月薪200元,是很高的薪水,和1931年胶济铁路规定的中学校长最高月薪一样。此前他先后在山东第一中学校农业技校任教员,山东路政厅工程课任技术员,京绥铁路绥包段任工程司。1934、1937年胶济铁路职员录中,王德昌是胶济铁路工务处帮工程师,这与1932—1936年胶济铁路接收纪要合影名单吻合,都证实他与工务处第一段帮工程司郭鸿文、徐垚是同级别的同事。唯一的疑问是与申请表中的美国学历不同。从姓名、年龄、籍贯高度契合上分析,重名可能性不大,也不太可能抗战时期以四十七、八岁的年纪再去美国读书。哪个记载有误,有待查考。

有土木工程留学学历,工作经历较丰富,早在1923年刚进入胶济铁路就承接了建筑师业务,王德昌是七名涉足八大关建筑的胶济铁路工程师中最早从事城市建筑的。虽然没有留下重要的作品,他和驻地青岛的工务处第一段的同事,却有了数次“偶遇”。荣成路15号王德昌的二次设计及增建业务,紧邻胶济铁路工务处同事、段长王节尧位于17号的别墅,再隔壁的19号,是王节尧为任职短暂的胶济铁路副局长周忠岐设计的别墅。

汇泉路6号别墅的初始设计师之一姚章桂,也是王德昌在工务处的同事,他再次接手同事项目的增筑业务。姚是江苏青浦人,192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是王节尧的校友,1923年25岁时进入胶济铁路时,与郭鸿文、陈其信、徐垚等都是工务处工务员。不到35岁就和徐垚、郭鸿文等年长很多的同事一起晋升帮工程司,算是年轻技术骨干吧。合作完成汇泉路6号设计,是工程师姚章桂在八大关留下的唯一的建筑师痕迹。(张同俊 崔明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