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青岛以更大力度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聚焦4大行业7个领域,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经济社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着眼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实现从“数量追赶”到“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到“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归根结底是经济社会各领域质量的发展与提升。

4月29日下午,青岛召开全市质量工作会议,对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作了一次面向未来的全面部署和动员。

聚焦实体经济振兴、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优质农产品供给等新维度,发挥质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从推动各行业领域提升质量水平、加快推进品牌建设和标准化建设、推动质量基础数字化转型等六个方面进行全方位部署,以更大力度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全面构建青岛质量发展新高地,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早日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

制造强市首先一定是质量强市。对制造业企业而言,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加强产品技术创新,使企业竞争力从更多依靠速度、效率和成本控制等,逐步转到以技术创新、质量改善以及品牌提升为驱动力。

要实现质量竞争力提升,第一要务就是要牢牢抓住制造业这一发力点。

目前市质量工作领导小组已经形成了全市《质量提升2022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今年的行动任务。质量提升行动将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发挥质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重点聚焦农业、工业、服务业、工程建设4大行业,聚焦乡村振兴、卫生健康、消费、文化旅游、城市管理、金融、食品药品等7个社会关切的领域,全面推进各行业领域质量提升。

围绕大力实施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推进七大优势产业、十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工业产品质量。以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市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企业比重达到90%以上,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早日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以设备更新和工艺优化提升产品质量,坚持每年滚动实施500个重点技改项目;以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推动大型企业质量管理创新,鼓励企业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质量标杆”。

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制订农业地方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30项以上,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加快优质农产品认证。实施农产品生产主体信用评价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守牢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围绕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保质保量推进各类工程项目建设,从策划设计到建设施工,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每一项工程都打造成精品工程。

每年争取参与制定100项国家行业标准

经济社会发展走向高质量时代,不仅是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提升,更是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全方位、立体式的提升。

市场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品牌的竞争。直面新一轮品牌竞争,要继续发挥好这一优势,让“品牌之都”再创辉煌。大力开展“品质青岛”塑造工程,努力振兴以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五朵金花”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品牌。要推进新营销,深入研究新消费浪潮下“国潮”消费升温的机理和路径,推动品牌年轻化。要打造新锐品牌,聚焦智能、健康、时尚、创意等领域,建立新产品和新企业品牌培育库。要推进“互联网+”品牌打造,通过大力发展直播电商,孵化出一批“网红”新品牌。

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高效益。要抢占标准制高点,引导企业更多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每年争取参与制定100项国家行业标准。开展新领域标准预研,在“四新”经济、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对相关标准开展前瞻性研究。实施优势领域标准化项目试点,推进已经立项的81项国家级、150余项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积极争取获批开展国家标准样品试点项目、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标准化试点项目,以试点示范带动标准化水平提升。

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入手,着力夯实质量基础。加强高能级基础平台建设,继续建设一批质检中心、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要形成高效能的服务和监管模式,推进“质量检测一件事”建设,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青岛市场监管法规通”服务平台,目前已正式上线,助力企业推进质量提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