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玩具近年在中国市场发展迅猛,这把火也“烧”到了博物馆文创领域。最近几个月,多家博物馆密集推出盲盒文创产品。
据报道,7月下旬,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推出了一款以三星堆面具文物为创作原型的盲盒玩具。这套以摇滚乐队组合为创作思路的盲盒,一共有6个形象成员,每一个成员的设计都来自不同的文物原件。除了三星堆博物馆外,敦煌研究院推出以壁画为创作原型的“天龙八部”盲盒;河南博物院推出了考古盲盒,并附带迷你“钻探工具”,让消费者亲身体验挖掘文物的过程……
这些文创产品的确有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扫以前博物馆类文创产品傻大笨粗的形象,拉近了博物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以前的博物馆,给人的普遍印象像那些高冷的展品,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现在也知道结合流行文化,研究观众,也就是消费者的心理,放下身段与民同乐,光这一点就足以让大家期待。
但盲盒有它的先天不足。比如,时间一长新鲜感就没了;盲盒容易以次充好,打开盲盒,可能带来的不是惊喜,而是惊吓,这样的盲盒就是一个消费“坑”了。博物馆推出的盲盒文创产品能不能避开这些问题,也得打个问号。再说,盲盒的本质在于悬念,若博物馆的盲盒里翻来覆去就那几样东西,也就失去了悬念。
不管怎么说,用户思维总是对的,从流行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也是一条路子。这是一个好的尝试,打开了博物馆这只盲盒。我们的博物馆相当于一只藏着金矿的盲盒,以前没有将它真正打开,老守着金矿哭穷,于是,市场就在眼前,但没有办法抓住。
展示方式乏味呆板,缺少与观众的互动,纪念品千篇一律,几乎是所有博物馆的通病。消费者的心态并不难揣摩,大多数人其实并不排斥一个价格不贵、又有特色的纪念品。而现实中游客对博物馆卖的一些纪念品不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东西不够好。故宫文创产品的热销,说明好的文创产品能吸引游客的目光。当然,大多数博物馆不具备故宫这样的号召力,但发挥自己的特色占据市场一席之地,是应该能做到的。
如何做好文创产品,考验博物馆的管理开发能力。意识上的不足能补一补,技术上的缺失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创新,如何克服惰性,如何找到受欢迎的产品。
这恰恰是博物馆的短板,而与文创公司的合作能使部分短板得到弥补。是时候了,博物馆确实需要转变一下思路,借助市场力量来增强自身的丰富性。(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