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靳文雨

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场的低迷情绪持续蔓延,整个房地产行业也经历了深度调整。销售下滑、亏损、流动性危机等成为行业热词。


(资料图)

以百强房企的销售额来看,2022年行业TOP100房企全年累计业绩规模同比降低41.6%,多数规模房企深陷负增长困局,销售业绩普降态势明显。面对如此严苛的市场环境,房企利润指标的下滑也在所难免。

据统计,截至3月23日,已经有超过70家A股和38家港股上市房企披露了2022年业绩预告或快报。结果不出所料,不仅民企,就连央国企在内多数房企都没能逃过预亏的魔咒。

不过,这种颠覆性危机,是行业性的。在调控的大环境下,哪怕是一向稳健,发展优越的房企,也被裹挟其中。而面临业绩下滑问题,不同房企展出的状态也不一样。

在动荡的市场中,越能保持稳健的房企,在市场复苏之后就能更快地恢复过来。去年一年,部分房企已经在降低杠杆、保持稳健经营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而在今年,包括世茂、雅居乐、美的置业、新城控股在内的部分房企的经营,也展现出明显的复苏信号。

预亏成行业常态

行业深度调整的大环境下,大部分房企的业绩,都受到了影响。

已发布业绩预告的房企中,包括碧桂园、新城控股、旭辉控股、正荣地产、时代中国、雅居乐等在内的多家民营房企,去年业绩均出现下滑或亏损。

实际上,不只是民企,在已披露业绩预告及年度业绩的房企中,部分央企、国企地产商也同样未能逃脱亏损的命运。2022年预计亏损的名单中,还出现了华侨城A、大悦城、首开股份、五矿地产等房企的身影。

其中,2022年华侨城A预亏80亿元到110亿元;大悦城预亏在27.8亿元到29.8亿元;首开股份预亏10亿元到15亿元;五矿地产预亏在10.55亿元到12.31亿元。

关于亏损及净利润下滑,房企提到了不同原因,包括疫情因素、毛利率下降、计提资产减值增加、债务暴雷、净汇兑损失等方面。其中,毛利率下降是多数房企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

碧桂园表示,受房地产行业整体经营不佳及疫情影响,其2022年开发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同情况也发生在2021年。

除此之外,因行业不景气而对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也是被提到最多的一项。

一直按时还债,有着“硬汉”称号的雅居乐,则在业绩预告中提到,去年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所获得的收益减少,同时因按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要求,对物业项目及应收账款等计提的减值却有所增加,影响了公司的业绩。

不过,这种影响因素,相信只是暂时的。

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为了稳定经营生产,民营房企必须要优先考虑安全和现金,暂时牺牲利润和规模,由此带来的大额亏损,以及面对风险而增加减值计提可能不可避免,预计2022年地产行业减值准备计提规模将继续增长。

筑底回暖信号明显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市场仍在出清和分化阶段,房企出现大面积亏损实属正常,关键是看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如融资能力、产品及交付能力、土储分布等等,这也是房企未来潜力所在。

目前来看,许多房企比如碧桂园、万科、雅居乐、中国金茂、新城控股等,仍保持着较好的经营状态。

其中,民企雅居乐,自2022年11月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金融16条”发布以来,该房企获得新增的银行贷款超30亿元。其中,今年1月,雅居乐在境内成功发行中债增公司担保的12亿元中期票据;在境外,雅居乐也获得了2家银行的新增融资超过4亿元人民币。

此外,公司近日还公告了由中证金及券商通过CDS担保的公募债计划筹资12亿元。

在至关重要的销售层面,数据显示,今年1-2月,雅居乐预售金额125.6亿元,虽然同比下降了10.9%,但其预售均价达到15189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2.5%。与此同时,雅居乐2月份的预售均价同比上涨13%,涨幅高于1月。“触底反弹”的信号强烈。

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包括保交楼措施、下调房贷利率、放松“四限”、刺激消费等政策相继发力。

而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表示,对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升充满信心,并强调对优质房企一视同仁,支持优质国有房企和优质的民营房企,改善他们的资产负债状况,满足他们合理的融资需求。

在诸多政策利好的助力下,房企的经营环境将不断改善,业绩提升也指日可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