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李奕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5亿港元分红“转股”,龙湖大股东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开发商为了维护公司市值稳定,可以豪横到何种程度。
同样豪横的,还有碧桂园。自宣告购买旗下公司境内债一个月来,碧桂园已多有动作。
上周五晚(8月12日),碧桂园地产集团披露控股股东在二级市场购买公司债券的阶段性进展公告显示,截至8月12日,控股股东宙华投资购买公司债券合计457.82万张,累计购买金额2.61亿元。
所购买公司债包括“19碧地02”、“20碧地01”、“20碧地02”、“20碧地03”、“20碧地04”、“21碧地01”、“21碧地02”和“21碧地03”。
此前公告,宙华投资将购买碧桂园地产集团公司债券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碧桂园地产集团称,控股股东将继续根据市场情况在二级市场购买公司债券,以积极维护公司债券价格稳定。
今年以来,碧桂园,已多次出手回购美元债,高管也出手购买自家公司债,积极释放利好、维护企业价值和资本表现。
然而,债市波动、股市下跌,短时间而言,资本市场对房地产的“看空”仍将存在。
碧桂园2.6亿买自家债券
7月14日,碧桂园曾公告,其全资附属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宙华投资谘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宙华投资”)有意于境内二级市场购买其附属公司碧桂园地产发行的公司债券。
建议债券购买首期规模不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宙华投资为碧桂园地产集团控股股东,成立于2012年11月,法定代表人杨文杰,注册资本138.9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投资咨询、园林绿化工程、物业租赁等。
工商信息显示,宙华投资由碧桂园旗下14家公司持股。当中,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最大股东,持股31.59%。另外,鹤山市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持股21.3%,为第二大股东。
此次购买,碧桂园是自家人买自家人债券。据了解,根据相关规定,在一级市场的发行环节,发行人不得直接或者间接认购自己发行的债券,而可以通过董监高或持股比例超过5%的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参与认购,但需要对相关认购情况进行披露。
而在二级市场,发行人购买自身债券在《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公司法》、《证券法》中,并无明令禁止。
公告披露仅一个月,碧桂园就多次出手购入自家债券,维稳债市的意图明显不过。受房地产整体大环境的影响,该公司作为仅剩的较为优质的民营房企,资本市场的表现也难免动荡。
就在8月15日当天,碧桂园地产公司债出现较大波动,当中,“21碧地01”跌20%,触发临停;“20碧地04”跌超15%。根据深交所详细的公告,因盘中成交价较前收盘价首次下跌达到或超过20%,“21碧地01”自当日13时39分17秒起临时停牌,于14时09分18秒复牌。
为了不遗余力地维护公司债市稳定,碧桂园管理层已多次出手,购入公司债券。
据该公司5月5日披露的公告,碧桂园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购买债券包括"19碧地02"、"20碧地01"、"20碧地02"、"20碧地03"、"20碧地04"、"21碧地01"、"21碧地02"、"21碧地03"和"21碧地04",累计购买金额4016.02万元。
此前3月,碧桂园曾发布董监高购买公司债券的计划,拟购买总规模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
据了解,碧桂园地产目前存续的境内公司债10笔,余额规模172.75亿元。这些地产债于2019年-2021年发行,利率在4.15-6.3之间,到期日为2023年-2026年。其中,2023年到期两笔,合计余额规模32.02亿元。
一个月斥资2.61亿购买自家债券后,碧桂园地产集团称,控股股东将继续根据市场情况在二级市场购买公司债券,以积极维护公司债券价格稳定。
市场“看空”何时休
事实上,就碧桂园而言,其近段时间来不仅债市波动较大,股价也在震荡中走低。统计显示,仅今年7月以来至今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碧桂园的区间跌幅超过50%。
为了避免因其他公司债务违约,造成资本市场对自家股票的“错杀”。碧桂园此前已连续释放公司的利好,在美元债方面多有回购动作。
今年3月以来,碧桂园已经多次赎回了2022年7月到期的4.75%优先票据,以及2023年1月到期的4.75%优先票据等。据了解,其自2021年12月30日起,已累计购回优先票据本金总额4.66653亿元。这些美元债分别将于2022年、2023年及2026年到期。
不仅仅是碧桂园,进入下半年的一个多月以来,融创、宝龙、金科等房企发行的公司债,也都曾因波动大,盘中临时停牌出现在深交所披露的公告中。所牵涉的债券包括21融创03、21融创01、20宝龙04、20金科03等。
今年4月,证监会、国资委、全国工商联曾发布通知表态,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为稳定股价进行回购;依法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优先股、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实施股份回购。
通知还鼓励大股东、董监高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在公司股票出现大幅下跌时积极通过增持股票的方式稳定股价。
这表明,去年以来爆发的房地产债务违约潮,对行业资本市场的严重影响,已受到监管层的关注。但投资者对具体房企价值判断的精准度,已然已经因房企的连续暴雷受到影响。
此前8月10日,瑞银在发布的一份评级报告中,对碧桂园、万科、龙湖、旭辉的自由现金流进行了质疑,并将龙湖、碧桂园服务和金科服务等企业的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
这一纸报告使得当天内房股几乎全线下挫,龙湖领跌,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9%。而大发、弘阳、碧桂园等也均录得较大跌幅,前两者跌超14%,后者跌幅超7%。
为此,龙湖吴亚军还不得不为此现身对股价做出回应。龙湖的“回击”还包括,两天后的8月12日,龙湖控股股东CharmTalent及主要股东JunsonDevelopment,宣布将合计高达55.57亿港元的分红“转股”。
这一看似波澜不惊的举动,实则蕴藏了龙湖大股东对市场“看空”因素的无声控诉。
有业内人士指出,行业信心坍塌,资本市场动荡,龙湖控股股东和主要股东此举相当于变相增持公司股份,表明了大股东长期看好的态度。不仅对龙湖的股价形成支撑,也向外界释放了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
无论是碧桂园、龙湖还是旭辉,这些被认为是仅剩的较为优质的民营房企,近段时间均受到不少质疑。市场恐慌导致投资者对房企作出误判,从而对行业参与者造成过多不必要的无差别扫射。
从许多行业人士的表态来看,地产行业已经触底,并在缓慢回升。但短时间而言,开发商与资本市场“看空”因素的激斗,无疑还将持续。
关键词: 回击空头,宇宙第一房企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