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开盲盒的乐趣在于,你永远无法预测下一个打开的会是什么角色。”正如盲盒爱好者们对于未知的期待,泡泡玛特的商业棋局也如盲盒中的玩偶一般,接连浮现。
1月15日,伦敦首家POPMART门店正式试营业,店铺坐落于伦敦西区80 Shaftes bury Avenue,总店面395平方英尺。泡泡玛特副总裁、泡泡玛特国际总裁文德于媒体采访中表示,作为欧洲首家旗舰店,希望通过英国伦敦首家店铺从而建立稳固的粉丝群,影响欧洲其他地区,以便在英国和欧洲进一步扩张。
而在伦敦店铺亮相之前,泡泡玛特已完成了入驻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23个海外国家及地区,更在2021年11月底宣布,将于全球范围内进一步落地100家快闪店。
IP护城河
创立于2010年,泡泡玛特初期目标定位为“潮流杂货中的屈臣氏”。2013年到2014年,相继获得天使轮、A轮融资,但在品牌早期的磨合与探索中,并没有确定固定的盈利模式。
据泡泡玛特2015年度报告显示,年内亏损1655.5万元,而2016年年度报告中,年内亏损达到3015.7万元,同比上升92.5%。
“血亏”期间,泡泡玛特并未坐以待毙。2015年B轮融资,泡泡玛特通过销售数据发现店内一款来自日本的IP形象玩具产品“Sony Angle”的销量领先于其它同种类商品。
在发觉潮流产品IP的吸金能力后,泡泡玛特正式开启探索品牌IP之路。
暨“Sony Angle”系列盲盒玩偶之后,“Molly”、“Dimoo”等代表IP逐渐出现在其财报中,IP矩阵的深度开发使得泡泡玛特再获多轮融资。其中,2020年4月的战略融资便高达1亿美元。
2020年12月1日,泡泡玛特宣布正式开启公开招股,12月4日定价,12月11日于港交所挂牌,坐实“盲盒第一股”的名号。
根据招股书显示,泡泡玛特所运营IP产品2019年毛利率为71.3%,以此计算,每件产品成本则不超过15元。成本对应利润,2017年至2019年,据泡泡玛特年报数据,净利润从156.9万元升至4.51亿元,增长近300倍。
这种近乎狂奔的趋势自泡泡玛特上市以后有所缓解,2020年营业收入25.13亿元,净利润为5.23亿元,增速为15.96%;2021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17.73亿元,同比增长116.8%,净利润4.35亿元,同比增长144.1%。
另于1月1日,泡泡玛特披露2021年第三季度简要经营情况,三季度收入约12.71亿至13.07亿元,同比增长75-80%。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玛特零售店录得正增長达40%-45%。
截至2021年9月30日,泡泡玛特位于国内的线下门店达到250间。
通过IP产品建立起产业护城河,无疑是泡泡玛特逆袭上市的法宝,而当资本市场回归理性,处于新消费领域的泡泡玛特急需寻找新增量,出海是必选之策。
2019年4月,泡泡玛特宣布与babywatch签署欧洲拓展协议,从法国开始拓展欧洲市场,在此基础上实现全球化运营。据悉,babywatch目前供应欧洲超过200家实体门店的B2B服务。
2020年,泡泡玛特于英国参加动漫展MCM和DesignerCon UK,这两次参展经验为其深入欧洲市场拓展提供一定基础,也为后续伦敦首店打下地基。
另于同年9月5日,泡泡玛特首家海外直营店于韩国首尔江南区国际贸易中心正式开业;2021年4月23日,泡泡玛特又于韩国首尔江北区55I‘PARK购物中心落地第二家实体店。
另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泡泡玛特通过机器人商店、快闪店、电商等多个渠道进入市场。
据年报数据显示,2019年泡泡玛特海外销售收入2689万元,占比1.6%,至2020年,销售收入增至7417.2万元,占比上升至3%。
2021年中期报告中,泡泡玛特表示将致力提高在海外国家、地区的品牌知名度和潮玩市场份额,实现当地业务本地化是海外业务的核心。
另在近期三季度交流会中,泡泡玛特称第三季度已在澳大利亚建立了合资公司,并于4季度开始在其他地区启动开店计划,预计2021年全年海外市场增长率将超2倍。
诚然,对于泡泡玛特来说,出海是探寻新增量的有力举措,而针对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推动,泡泡玛特则更想成为“乐园大亨”。
试水主题公园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在2020年表示:“再给我们五年时间,也许大家会觉得我们是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业,我们也许会拥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超级IP,用不一样的方式去孵化、挖掘并将其商业化。”
师夷长技以制夷,一年后,泡泡玛特官宣入驻正式迪士尼小镇,以“泡泡玛特剧场”为概念,分别打造出剧本创作区、排练区、舞台区等完整的童话剧场氛围。
将店铺开在迪士尼园区并非泡泡玛特的最终目的,在目前品牌主力IP产品销售额下滑的今天,泡泡玛特更希望通过多手段延长原有IP的寿命,并寻找新的业务支撑点。
2020年始,泡泡玛特开始与北京朝阳公园沟通合作事宜,整租朝阳公园内“欧陆风韵”项目,于同年3月对外披露建设主题公园的意向。并在2021年8月18日,正式成立北京泡泡玛特乐园管理有限公司。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胡健,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了城市公园管理、游乐园等。
据了解,泡泡玛特乐园项目概念设计已经完成,处于方案设计阶段,而该乐园团队正在与具备环球影城或迪士尼乐园建设经验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将项目打造成集潮玩IP、文化传播、沉浸式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潮流文化乐园。
由此可知,泡泡玛特建设主题公园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延长其IP生命力。
泡泡玛特曾在招股书中表示,IP授权主要包括两类,商品授权及空间授权。其中,空间授权便是指使用IP及相关概念进行主题活动或空间装饰(如展会、展览、主题店及主题公园),旨在提供沉浸式体验以及销售IP相关产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的IP授权行业的市场规模预测在2024年前将达人民币1686亿元,自2019年起复合年增长率为14.8%。
如此看来,“乐园”商业路线值得一试,但根据泡泡玛特所追逐“目标”迪士尼2021年得财报数据,这条路并非坦途。
2021财年第三季度以来,迪士尼乐园及衍生品业务开始缓慢复苏,但增长不如人意。该业务全年营收165.52亿美元,同比下滑2.8%;营业利润4.71亿美元,同比增长3.5%。
而迪士尼乐园全年营收112.12亿美元,同比下滑8.4%,占据乐园与衍生品整个部门营收的三分之二;营业亏损达22.13亿美元,2020年则亏损16.96亿美元,亏损进一步加大。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迪士尼的递延净运营亏损为1亿美元。
此外,于2020财年,迪士尼乐园业务净运营亏损7亿美元,而2021财年则扩大至10亿美元。
据公开数据显示,泡泡玛特目前运营93个IP,其中自有的12个IP中只有4个销售额超过1亿,而当家IP产品“Molly”的销售数据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自89.4%降低至13.7%。据悉,另有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则面临授权被收回的风险。
另有关泡泡玛特的乐园IP开发,相关人士告诉观点新媒体,目前泡泡玛特的IP问题主要为“缺乏故事性”,尽管产品在短时间内会有爆点,但是热度并不能持续太久。
关键词: 泡泡玛特布局欧洲生意 “盲盒”吸金乐园梦步入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