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标普全球评级宣布,将世茂集团的长期主体信用评级从“BB+”下调至“B+”。将该公司的优先无抵押债券的长期债项评级从“BB”下调至“B”。
负面评级展望反映标普认为,在融资渠道收窄以及销售放缓的背景下,世茂集团的流动性将持续承压。但公司应能够利用内部资源应对近期债务到期问题。
观点地产新媒体获悉,标普指出,因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收窄以及监管环境收紧,世茂集团面临的再融资风险上升。标普评估公司的流动性水平为稍欠。市场对世茂集团的信心弱化将限制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的再融资渠道。
世茂集团将需要更多依靠内部资源(主要为可动用的现金和销售收入)用于偿债,但对项目层面预售资金的严格监管将削弱其流动性。在世茂集团能够将盈余现金用于偿债(无论是子公司项目层面还是表外合联营项目层面)之前,公司必须先满足监管要求以确保其有足够的资金覆盖建设成本。
即便如此,标普认为世茂集团仍能够应对近期债务到期问题。标普预计,到2021年末公司的可用现金规模将为400-450亿元人民币。而公司将在2022年末之前到期的境外债券为17亿美元,境内债券约为90亿元人民币,除此以外,标普估算公司还有350亿元其他短期到期债务(银行贷款和非银融资)。
标普认为,世茂正在进行的资产处置应有助保存流动性,但执行风险仍较高。世茂集团近期宣布以约20亿港元出售香港一住宅项目。标普认为资产处置所得资金将多用于削减债务,尽管资金数额相较短期到期债务的规模不大。
标普预计世茂集团将出售部分境内外商业和住宅资产来维护流动性。但能否及时出售资产以及所得现金流的规模尚不确定。此外,处置经营性资产可能导致公司的可售资源减少。
由于经营环境艰难,世茂集团的杠杆状况将弱化。标普预计未来两年该公司的杠杆率将从2021年的预估3.8-4.0倍恶化至4.5-5.0倍。标普的预测涵盖了并表和穿透(按比例并表表外合联营企业)杠杆率。
因中国的房地产需求整体下滑,世茂集团2021年11月的合同销售总额同比降幅超过49%。今年前11个月的销售同比下降2%,而上年同期为增长15%。标普目前预计2022-2023年间的销售将进一步承压,尽管公司采取打折和促销手段来推动销售。
此外,疲弱的房地产销售恐导致项目公司层面的现金流入不足。世茂集团或须动用更多内部资源来偿还项目层面的债务,包括合联营项目中按权益比例计算的债务。这些债务加重了控股公司层面本已沉重的财务负担,并令流动性承受更大压力。标普在负面可比评级分析中体现了这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