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毕马威中国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 IPO 市场2021 年第四季度回顾》显示,今年内地 A 股市场首次公开招股预期涉及495宗交易,集资总额料达5,650亿元新高。而随落整体经济持锁反弹,香港继续是新股上市的热门之选。同时预期今年香港录得约110宗上市交易,集资总额料将达3,560亿港元,而总计中港两地新股上市量游占全球 25%。
毕马威中国分析指出,内地A股市场新股势头强劲,轮候中的申请数目逾770宗,反映市场募资需求稳健。受创新企业包括中概股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希动,香港新股市场集资额维持在过往十年间的高水平。当中主板新股轮候维持强势,逾170 家企业的申请正在处理中,反映发行人仍热衷寻求上市。在新股集资总额方面,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在全球五大交易所中排名第三位,而香港交易所和深圳经券交易所(“深交所”)则分别排名第四及第五位。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及执业技布生管合彩人刘国贤表示,新冠疫情推动了政府和企业对可特绩发展方案的关注,加速了可再生能源、 电动汽车和其他专注可持锁发展的侧新公司的上市宗败增长。尽管经济持续存在不确定性,资本市场将继续为遣些快速成长的公司提供所需的资金,并推动来年的集资活动。
受惠中概股回8港股市场,年内五家内地科技公司完成第二上市及两家在美国上市的内地电动汽车制造商已在香港完成双重主要上市。在生物科技行业方面,新股数目由 2020 年的17家增加至今年的 30 家,反映市场气氛稳健,行业生态系统持续成长。今年香港生物科技新股集资额将达 705 亿港元,相当于新股集资总额的 20%。
内地市场方面,以集资领计算,工业(28%)、科技、媒体及电讯业(26%),以及医疗保健/生命科学(15%)为最热板块,这反映高端制造业在中国进一步扩张,一家大型国有信息技术、媒体及电讯业企业的上市,以及政府对尚未盈利生物科技企业的持续支援量和灵活性。整体科技、媒体及电讯业和先进工业板块占据A股整体上市申请宗数的67%。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谘询组合伙人刘大昌称,由于预期中国企业于美国上市的审查收紧,若该批公司考虑转移上市地点,相信对香港新股市场的拉动作用会大于中慨股回港香港第二上市。
此外,今年共71 家企业由新三板转至全新成立的北京过券交易所( 北交所))。北交所于11/月15日成立,服务创新型的中小企业,至今已吸引11家企业直接上市。
刘大昌指,北京证券交易所可以增强内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此外,监管机构致力于提升整体市场质素、以达致高质量的长远经清发展,因此上市公司的质量仍是监管的重点。
同时今年美国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 (SPAC) 上市数目增逾两倍至522宗,集资额达1437亿美元,按年增长73%。虽然美国 SPAC 市场自4 月起放绶,但随着采纳最新的披露准则后,势头自10月起有所反弹,而香港亦已宣布计划容许 SPAC 在港上市。
毕马威中国香港区新经济市场及生命科学主管合伙人朱雅仪称,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一直持续完善其上市制度以适应最新的市场发展。预期新引入的 SPAC上市制度将为未来的改革提供基璴,以保持香港资本市场对内地及其他地区的发行人和投资者的吸引力。
问及中国监管机构重新审视VIE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可变利益实体)的中资海外上市公司,刘大昌指,其得到的消息并非禁止VIE于香港上市,只是加强当中的审查,故长远并不见对市场有任何影响。
至于GEM板今年仅一宗上市宗数,港交所有计划审视该上市板块的细则,刘大昌指,目前有需要重新活化GEM板,认为应考虑不同方向以增加其上市宗数,如放宽有意上市的公司审批,但只限投资者参与该板块等。
毕马威中国预期香港将继续是全球新股上市的重要市场,预料2022 年新股集资额将介乎4,000-4,500亿港元,上市数目料介乎100-120宗。而目前申请上市宗数达180宗,惟不一定所有公司可成功上市。
关键词: 毕马威料内地今年IPO宗数达495宗交易 涉5 6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