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您有新订单!”手机APP发出提示后,“便利侠”们穿戴好统一的绿色制服,别上胸牌,佩戴好白手套,规划好同一区域订单的最便捷路线,按照约定时间驱车赶往居民家中回收废品……这是《中国青年报》报道的一个垃圾回收团队的工作情况。

万物互联的时代,没有什么是一款APP不能完成的。垃圾分类搭上这趟快车,许多事情变得轻松起来,就连家里的废品都可以请人上门收购,打包搬下楼,而且还有小收益。对居民的便利自不待言,于城市而言,借市场之手参与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缓解市政管理压力,也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所以,参与垃圾分类的“便利侠”多多益善。

若从社会效益审视,“互联网+垃圾分类”被普遍看好,但是,仅靠市场供养,能否养活、养大这一行业?这是一个问题。从实践来看,2014年左右,从回收废旧电子产品开始,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基于“互联网+废品回收”模式的O2O交易平台,但大多数平台业务一直不温不火。有的虽获得了融资,结果还是停摆了,这是为什么?

理论上,一些O2O项目只限于上门收废品,把废品回收人员和用户分别上线,通过互联网做一个简单连接,此举并没有使整个系统成本变得更低、利润空间有所扩大。此外,随着线上流量红利见顶,O2O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创业者获利正变得日益艰难,因此只有用补贴增加客户、提升用户活跃度,靠融资维持运转。实践一再证明,这种模式不可持续。

“互联网+垃圾分类”只停留在回收阶段,并没有完全将互联网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实现产业升级,要将回收和资源开发利用深度结合起来,形成从垃圾回收端、中间运输端到最终处理端、再生产端的完整效益链。在两者深度融合过程中,行业如何找到利润空间、公共政策如何支持、公共财政如何购买服务、社会资本如何进场等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小心求证。

前段时间,疫情来势汹汹,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影响,随着生产和生活秩序逐渐恢复,垃圾分类工作也要快马加鞭、全速推进。 (连海平)

关键词: 垃圾分类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