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政策红利加速释放,在转型升级背景下,A股市场的并购重组如火如荼。《证券日报》记者对同花顺数据统计后发现,截至11月27日,剔除并购重组失败的项目,A股市场共有1715家上市公司在今年发布“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并购重组的相关公告。从行业分类来看,传媒、公用事业、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等四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并购重组的家数占比,在A股各行业中排名居前,成为年内并购重组事件的多发领域。今日,本报特对上述四大行业及相关公司进行深入分析,寻找背后的投资逻辑,以飨读者。

从出版教育到影视传媒、从网络游戏到互联网营销领域的网红经济,2020年的传媒行业在快速变迁中,正在加大并购重组的力度。

《证券日报》记者对同花顺数据统计后发现,截至11月27日,传媒行业中剔除并购重组失败的项目,已有90家上市公司在今年发布“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并购重组的公告,占行业内成份公司家数比例的52.33%,位居申万一级行业的首位。

“并购重组是传媒行业迅速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有助于丰富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手段,加速行业发展,利好整体板块基本面及估值改善。”私募排排网资深研究员刘有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传媒行业是今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一个行业,部分中小传媒企业倒闭,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也相对较弱,今年的板块涨幅大幅落后于其他板块指数。但从投资角度来看,最困难的时候也恰恰提供了最佳的投资机会。从长期来看,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未来传媒行业面临业绩修复,行业集中度也将大幅提升,反而是比较好的抄底机会。建议重点关注未来行业地位不降反升的企业。

截至11月27日收盘,今年以来,传媒行业指数累计上涨12.06%,勉强跑赢同期上证指数(年内累计上涨11.74%)。其中,有44只传媒行业股跑赢同期上证指数,占比25.58%。伴随并购重组的推进,传媒股走势分化也在悄然加剧。统计数据显示,在年内进行并购重组的90只传媒股中,有24只个股跑赢同期上证指数。其中,紫天科技、三人行、中公教育等3只个股年内累计涨幅均超100%,分别为195.6%、131.4%和100.8%。与之对应的是,包括美吉姆、号百控股、当代文体等在内的16只传媒股年内累计跌幅均超30%。传媒股的年内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

在行业加速洗牌过程中,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也有所分化。统计数据显示,在传媒行业172家上市公司中,有71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逾四成。其中,有21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100%。深大通和*ST聚力等两家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10倍。

“并购重组加快了传媒行业的出清速度,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龙头效应愈加明显。”沃隆创新投资基金经理黄界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电影院线、广告营销、大型赛事等传统的传媒业态,此前受疫情影响严重。但经过行业重新洗牌和资产重组后,伴随疫情趋缓与经济复苏,相关龙头企业的市占率进一步提升,业务占比也继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精神需求更加重视,在新技术支持下,传媒行业将不断涌现诸如新媒体等诸多投资机会,在业务上也会推陈出新,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对于传媒板块的投资机会,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翼虎投资研究总监曾雨表示,传媒行业曾在2015年至2016年出现过一波并购重组高峰,但最近几年重组并购数量持续下降,部分传媒公司的商誉风险经过几年的消化后也进入相对可控水平。投资传媒行业,可关注三个方向:一是游戏行业长期进入质量驱动时期,经过一轮下跌后,优质公司的估值已进入合理偏低的区间,可关注其中的头部企业;二是稀缺的平台型公司,如芒果超媒、阅文集团等;三是电影板块中的院线题材和具有优质内容输出的传媒企业,如万达电影、光线传媒等。

在操作策略方面,华泰证券在其2021年传媒行业报告中提出了三个主要的配置逻辑:首先,明年内容型社交平台将继续享受直播电商和营销的高增长期,整个去中心化产业链预期持续大幅扩容,平台方及相关头部营销、MCN等领域有望持续受益;其次,国内新冠疫情已基本控制住,经济复苏态势明显,疫苗研发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将推动全球经济加速恢复,预计传媒行业中的顺周期板块景气度将持续回暖,主要涉及营销、电影院线、出版等领域;第三,5G新基建不断推进,新应用场景将加快渗透,包括云游戏、VR/AR、广电5G等。

关键词: 传媒类 重组 龙头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