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无情,冲毁了路,可断不了他内心的方向,他停下了摩托车,又徒步7公里到老乡家义诊;他踏遍了山阳的大街小巷,公益路上的脚步不曾停下……他说要让老百姓看得起牙、要帮助身边困难的人……他的本职是牙医,他另一个身份——红马甲的身影总是出现在需要帮助的人面前。

立志成为一名牙医,寻找方法根治牙疼

阳光和煦,5月30日,记者在山阳阮氏口腔见到了阮国平。他身着白大褂,十分干练,脸上带着微笑,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阮国平说:“上学的时候,身边的亲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经常牙疼,父亲就给我用土方子治,喝那种鸡蛋花花,但总是治标不治本,只能缓解疼痛。当时我暗暗的想,一定要找到办法,来根治牙疼。”


(资料图)

初中毕业后,阮国平上了卫校,学的正是口腔医学。“那时大家对牙齿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多人都是只要牙不疼就可以,基本不去正规的牙科医院看,导致很多小毛病慢慢变成了大问题。”阮国平说,“父亲当时让我学临床,但我坚持去学口腔医学。”后来毕业了,阮国平怀着保家卫国的梦想去当了两年兵。退伍后,大家对待牙齿的观念慢慢转变了。他在山阳县城开了一家牙科诊所,完成了小时候的梦想。开始规模比较小,他就既当医生又当护士,每天也很辛苦。

从医二十余年,要让老百姓看得起牙

看牙难、费用贵,是阻碍许多偏远乡村老人进城就诊的绊脚石。“考虑到很多村镇的老人来城里看牙不方便,我就骑着摩托车,去村上给老人看牙,做义诊,普及一些牙科知识。慢慢得到了大家的信任。”阮国平说。由于良好的口碑,他的诊所里经常坐满了来看牙的患者,有的是从偏远的乡镇来看牙,太晚回去坐车不方便,阮国平就先给患者看病,经常都顾不上吃饭。

“从医二十年来,我始终坚持做平价牙医的初心,要让大家看得起牙。这些年工资、成本都在上涨,我始终坚持着看牙不涨价。”阮国平说,“作为一名医生,我觉得医疗要回归本质,要让百姓看得起牙,治得好牙。我一个人的力量比较微小,希望能通过团队的力量来服务患者,让患者得到和一线城市一样的优质服务。”现在阮国平的阮氏口腔诊所已由最初的20多平方米升级为650多平方米,整个团队也有二十余人。

脱下“白大褂”,穿上“红马甲”,奔走在路上的公益人

阮国平是山阳县天竺山镇人,从小在山里长大的他,在工作之后,深深明白村里的老人进城看病的艰难。所以他常常自己骑着摩托车奔走在各个村镇,给大家进行义诊。大家也逐渐认识了阮国平,见到他就咨询关于牙齿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阮国平深有感触。从此便开始了自己的公益之路。

2016年,山阳县宽坪镇,一名行动不便,坐轮椅的村医周有不小心摔坏了门牙,导致好几天吃不成饭。后来经过朋友的介绍,联系上了阮国平。“听到这个消息,我也没有多想,问了大概的地址,就骑上摩托车去宽坪了。到宽坪镇上加油站的时候,一打听,才知道前面的路被水吹了,根本没办法通行。我就又走了大约七公里的路,才到周有家里。经过检查,是牙神经断了,用带去的设备给他处理了牙齿。结束后,走到大路上,天已经黑了。我又骑着摩托车回城里了”阮国平说。

这只是阮国平公益路上的一个缩影,他经常和同事们一起前往乡镇进行免费义诊,慰问环卫工人,资助大学生等,疫情防控期间,他为各疫情防控点送去了防疫物资。阮国平一直奔走在公益的路上。对此,阮国平的妻子彭燕燕说:“他是一个心细的人,关心家人,对孩子有耐心。他非常热爱公益事业,在公益路上经常废寝忘食。我希望他能多注意身体,我也会一直支持他。“

阮国平的同事梁超说:“阮医生对待工作非常认真,对待病人和蔼可亲,平时和我们相处,也亲如兄妹。”2014年,有些山阳籍在西安上学的学生,错过了最佳的牙齿矫正时机,想在山阳做牙齿矫正。但矫正的时间需要三年,每两个月就需要复诊一次。阮国平说:“考虑到学生来回的费用比较贵,我就决定我每个月去西安,在爱心诊所为这些学生复诊。这样就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阮国平这样坚持了三年,并且在事后给每位学生资助了1000元。

这些年,阮国平先后为10多个镇的老弱病残弱势群体,上门免费义诊300余次,多次为贫困学生、留守老人捐款,疫情防控期间,他连续10天奔走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志愿者岗位,并筹集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物资送到防控点。谈到未来,阮国平说:“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会继续坚持做义诊,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希望更多的朋友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来,帮助更多的人。”

视频报道:

凡人故事|既穿白大褂又穿红马甲,20多年他踏遍了山阳的大街小巷

华商报记者 程娟 实习编辑 阮英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