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药完了”、“护士,药不滴了”......她们的身影来回穿梭在病房与护士站之间,打针、换药,尽心尽力护理患者。在第112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华商报-二三里资讯采访了渭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袁丽,从业12年的她,从一名护理小白已经成长为一名心血管专科护士。
(资料图片)
为照顾脑梗爷爷学习护理 爷爷却在她上班第一天去世
“我当护士和我爷爷有很大关系,上高中时爷爷患了脑梗,当时看着医院护士照顾爷爷,也想像她们那样护理爷爷,高考志愿我便填了护理专业。”袁丽说,当时学习护理行业,有个私心是希望可以更好的护理爷爷,但在她第一天上班回家时,爷爷去世了,这件事让她一直耿耿于怀,留有遗憾。
“或许是这份遗憾,让我在照顾每位患者时,都会想起爷爷,把对爷爷的那份愧疚,服务在患者身上。”袁丽说,当护士的第一周护士长让她打扫卫生,当时她不明白为何干护理还要打扫卫生,但在一天天的工作中她明白了护士长的用意。
她讲到,更换床单、打针输液、收治患者、备术、翻身拍背等是她们工作的日常,但每项工作在要求专业外,也非常注重细节,当初不留死角、认真打扫卫生的态度对她日后的护理工作有很大帮助。
22岁刚从事护理的袁丽第一次面对刚做完手术的患者呕吐在自己身上时,她一天没有吃饭。“那时候才明白原来白衣天使的衣服不一直是白的。”袁丽说,她所在的心血管内科基本是一些急危重患者,除了面对日常高负荷的工作,还要面对生死离别,在生死面前,呕吐物喷在身上、清理粪便这些都不算事,对于她们来说,对患者最大的安慰就是提高专业能力,让患者得到好的治疗、好的护理。
转眼12年,袁丽已经从一名护理小白到主管护师,并先后获得陕西省抗疫“先进个人”、渭南市“优秀共青团干部”、渭南市“群众最满意护士”、渭南市“抗疫先进个人”,被渭南市中心医院评为“最美夜班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标兵” 、“先进工作者”、“医德医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等公交车被曾经服务的患者家属认出 对她表示感谢
“有一次下班我正在等公交,突然有个公交司机叫我上车。”袁丽说,当时她很诧异,上车后跟司机聊,才知道司机是她之前护理患者的家属,她已经不记得了,但家属记得她,说她在护理患者的时候很用心、经常鼓励患者,很感谢她。
“家属说的那些我真的记不清了,我们每天在做着同样的事情。”袁丽表示,那件事虽然很小,但对她的印象挺深,让她在日后工作中更加耐心、细心,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可能给患者带去莫大的安慰和帮助。
袁丽讲到,护士的工作日常,很忙碌又很琐碎,但要求很高,不仅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出众的协调沟通能力,更要有良好的应急能力。为了提高她的业务能力,袁丽主动参加院内院外各种培训,利用互联网学习,一步步让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正是因为这样,袁丽属于个人的时间很少,她说,小时候总想着长大工作了带父母出去旅行,在父母身边孝敬,但现在陪伴父母的时间很少,回家次数也有限,对于父母她总是很愧疚,现在就希望通过不断的提高业务能力,治愈更多的患者,让父母以她为傲。
渭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郑燕表示,袁丽在心血管内科一直从事一线护理工作,是心内科的骨干护士,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对待患者服务周到,能够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据了解,渭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床位周转快,急危重症病人比较多,手术量比较多,多年来该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安全为主线、以仁爱之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以精湛的专业服务患者,充分展现了护理人的使命和担当。
华商报记者 邢雪雪 编辑 郭乔娜 李悦
关键词: